XH786A立式加工中心动力学建模与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w1314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床结构动态优化创新设计CAE关键技术研究(50375026)”和江苏省第八批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BM200503)”两个课题。在机床结构动态虚拟设计、紧固结合面的动力学建模及模型修正、立柱结构动态拓扑优化、主轴箱内部筋板参数动态优化和加工中心整机的动态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根据已优化设计的零部件建立新加工中心具有很好的动静态特性。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 1.分析了机床结构动态优化设计现状,并指出了存在问题与不足。 2.建立了原XH786A立式加工中心零、部件CADCAE模型,为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3.采用动、静态结合的设计方法对XH786A立式加工中心进行了整机及主要零、部件的优化设计。 4.在立柱结构的优化设计中,首次采用相对密度法对立柱进行结构动态拓扑优化设计,并根据立柱概念模型和材料力学理论设计思想提出了斜支撑形式的筋板结构,从而改善了整机结构的动、静态特性。 5.基于筋板布局的结构,提出了灵敏度分析的设计方法,对立柱内部的筋板布局和尺寸进行优化设计。 6.首次采用APDL语言对主轴箱内侧筋板数目、尺寸进行参数动态优化设计,大大改善了主轴箱的结构动态性能。
其他文献
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工程施工数量逐渐增加,但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质量在其中占据占据重要位置,但为对工程施工各个部门的质量行为严格控制和规范,需落实全面
针对目前煤矿开采遇到的陷落柱危害问题和陷落柱三维地震解释准确率较低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应用小波分析技术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以进行陷落柱突变点检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首
基于绿色制造的理念,设计了一种能够保证金属切削质量的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核心是由单片机MC68HC908GR8、红外线测温仪、键盘和数码管、比例电磁阀组建起来的单片机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