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分析与提升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tie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受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影响,更多的是社会发展、转型所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发展导致矛盾凸显、冲突增多,社会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社会风险事件频发,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正常运转,时刻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将会面对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各类突发事件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就成为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以应急管理人才作为支撑,基层公务员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主体,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处理的效果。因此,提高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提升人民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关于突发事件进行研究的期刊文献数量非常多,所涉及的领城和范围也较为广泛。但是大多数是从政府机制角度进行研究的,缺少基层公务员能力提升层面的相关理论研究。本文以S市基层公务员实际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模型进行构建,并根据所得模型进行现状、不足影响因素分析,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提出建议。本文以S市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基层公务员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行探索。首先,绪论部分叙述了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国内外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相关研究的成果;第一部分,介绍了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相关概念的界定,对4R危机管理理论和胜任力理论进行了综述,确立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指标的构建。参考《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中对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要求整理相关文献,共提炼出5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第三部分,通过SPSS软件对S市基层公务员的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构建出了包含6个维度的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胜任力模型。第四部分,依据S市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自评结果做实证研究。在上文得出的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胜任力模型基础上,进行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在性别、年龄、学历、任职年限、职级五方面的差异性分析;第五部分,根据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差异性分析结果,从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两个方面具体全面的阐述了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第六部分,提出通过树立正确突发事件意识、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完善培训机制和强化激励机制的方式来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最后,总结全文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介绍了变电站设备正常运行对温湿度的要求,阐述了变电站温湿度实时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变电站温湿度测控的现状和其它领域应用的温湿度实时测控系统的几种模式。设计开发
目的为观察不同给药途经的1,25(OH)2VitD3 治疗慢性肾衰竭继发甲旁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长期透析的25例继发甲旁亢病人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1,25(OH)2VitD3,2ug /次,2次/周,连续
信访工作是我们党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信访工作虽然不是工作大局但事关烟草行业发展大局,是推动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的必须要求.做
热量表在我国是一种新的计量器具产品。近几年来.热量表生产企业发展迅速,隶属安徽虹城集团的安徽皖虹仪表设备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记者针对企业发展以及供热市场等话题.采访
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3%,网购交易额增长率为66%,远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2010年至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年平均增长率预计将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宜居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多个城市将建设宜居城市目标纳入城市规划,同时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巨大的供热能耗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热收费是解决我国供热行业普遍存在的热费收缴困难
近年来,新闻事业突飞猛进,灾难报道更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这些年来中国频繁的发生重大灾难事件,在灾难中更加凸显了新闻报道的重要作用。灾难报道的难点在于它的突发性.
与国内众多建国早期建成住区类似,广州市建设新村住区经历了从年轻走向衰老、从边缘走向核心、从职业单位统包走向市场化、从单一居住走向复杂综合体演变过程。建设新村住区具备较好的社区根基,但随着人口结构变更、社区矛盾等问题出现,直接或间接导致住区空间更新无法落实、更新放缓、运维成本激增等问题。社区沟通亟待减少隔阂,实现和谐推进住区空间更新建设。近年住区矛盾频繁出现,邻里不和、管理混乱甚至暴力冲突,归根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