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018年上海语文高考评析类试题的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析类试题是高考测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上海高考语文卷一向把考查学生的评价能力作为试题命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就2005年至2018年春考、秋考中出现的评析类试题展开系统、连贯地研究,其目的是探求此类试题背后的考查重点、发展趋势,以期对高中语文的日常教学产生正面影响,发挥积极作用,并以此为起点,结合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形成一种探究意识,把高考同类试题的探索再往前推进一步。全文从“命题依据”“试题分析”“教学反馈”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评析类试题依据《考试手册》的“评价”目标,紧扣《课程标准》的思维要求,彰显《教学基本要求》里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准确定位。联系教学实际,通过罗列语文教材中与评析能力相关的学习任务,反思日常教学中的得失,力求能够做到“以考促教”、“教、考一致”。一道评析题的成功命制是需要“题干设问清晰稳定”“文本内容选择得当”“答案设置合理科学”“评分标准便于操作”这四个方面的保证的。本文针对2005年至2018年上海语文高考共计二十八份试卷,先就这十四年来评析类试题分别在春考、秋考中的题干与选文的特点进行阐释,并结合典型考题,展现这一类试题的发展与变革,及其背后的命题意图和能力考查训练点的变化;再着重分析“评析思想观点”和“评析表现形式”这两种不同类型,结合历年高考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探讨评析类试题在展现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方面的优势。所有的教学研究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一线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本文聚焦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偏差,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并揭示了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从教学的角度阐发评析类试题的命制趋向,突显了高中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评价能力方面的迫切性,并提出一些教学上的建议与期待。
其他文献
从清末开始,中国的历史就开始呈现出纷繁复杂、反复曲折的景象。张君劢就是生活在这种复杂历史下的一位复杂人物。他一生经历丰富,见证了清末革命、军阀混战、国民党独裁,直
在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政治关联作为非制度因素的一种补充机制,是影响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政府对社会稀缺资源的干预能力很强,显著影响企业经营活动。与国有企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聋哑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初步掌握SLC26A4基因突变在此地区耳聋患者的分布特点,同时了解突变在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人群中的分布特
作为国内近20年新近产生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体育新闻的人才培养方式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系统模式,而媒介融合的趋势又向体育传媒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探究科学合理的体育
城市农民工子女是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群体。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所受关注也日益增多,就学问题则是教育问题中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中的重要问题,许多学者对于资本结构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多而且复杂,至今仍被称为"资本结构之谜".本文通过考虑行业竞争因素
罗曼.茵加登和米.杜夫海纳是现象学美学的杰出代表。茵加登的现象学观割裂了作品结构本体与作品形而上性质的关系,而杜夫海纳的现象学则过于注重读者审美知觉的作用。运用现
自1978年以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经济改革,经过一系列政策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得以完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虽然我国现有经济体制仍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