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C电致动器的制备技术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电致动器具有低电压驱动、致动方式简单和质量轻且柔等特点,在仿生工程、人工肌肉和生医工程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对IPMC材料应用的广泛需求,本文着力对IPMC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其机电耦合功能特性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IPMC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IPMC电致动器的工作特点及其工程应用,阐释了IPMC材料的物理化学本构及其电致动机理。2.探索研究了基于Nafion-117膜制备IPMC离子型电致动器的标准工艺,并利用化学沉积技术在Nafion-117膜表面还原出铂电极从而制备出IPMC电致动器的样件。试验表明利用该工艺制备出的电致动器的基体与金属电极之间能形成致密的微嵌合结构,这种致动器能产生较强的电致动弯曲变形效应。3.针对目前IPMC电致动器输出动力普遍较小的问题,为了提高这类电致动器的输出动力,研究了基于凝胶法的IPMC电致动器溶膜浇铸技术,并据此制备出厚达0.8mm的IPMC基膜。试验表明该法制备的大厚度IPMC电致动器试样的输出力可达27mN,该动力为基于Nafion-117膜制备电致动器动力的2~3倍。4.试验了一种IPMC基膜表面定向粗化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IPMC电致动器在输出动力方面比采用传统非定向粗化方法制成的IPMC电致动器动力可提升了7%,并且该方法易于实现。5.构建出基于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的IPMC机电测试与控制平台,通过在该平台上进行大量的IPMC功能特性试验,探索揭示出IPMC电致应变特性、机电响应特性、电学特性等一些重要规律。研究比较了IPMC电致动器在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不同电功率信号激励下的致动行为。研究表明在同等激励强度下采用方波激励时的电致动效果最为明显。6.传统IPMC材料以水作为离子传导液,由于水在空气中易挥发和在电场作用下易电解等缺点以致于IPMC材料在空气中工作时间短,故本文利用稳定性较好的乙二醇溶液作为离子传导液,可延长在IPMC材料在干燥空气中的工作时间,测试结果显示工作时间可延长至270s。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音标和汉语拼音一样重要,让每个学生都具有音村拼读和拼写能力,是中学英语学习的重点。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拼读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拼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122-02  在音标教学和拼读教学中,采用“集中教学”就是“强化教学”。它集中时间、教材、思想、方法进行短平快教学。让学
【摘要】英语水平考试特有的考量方法,能促动同学去接纳英语知识,凸显了助推的价值。最近几年,水平考试关联着的平日教学,也添加了原有的投入量,激发了同学热情。然而,同学既有的英语水准,仍旧带有偏大的差别;水平考试既有的及格率没能快速提升。有必要明辨水平考试范畴内的教学弊病,在这样的根基上,摸索出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多种教学方式 英语水平考试 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摘要】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体验阅读,可以通过创设体验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运用体验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文本世界,与文本及作者进行对话和交往,在参与中学习、在亲历过程中理解,主动建构、产生情感,并逐渐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体验式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118-02 
开放式数控系统不仅能够加工零件,还能够为用户提供进行二次开发的接口,例如可以增添故障诊断、图像处理等功能,解决了传统的数控系统结构封闭的问题,极大增强了数控系统的功
托卡马克聚变装置中,衡量等离子体各种物理现象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电子密度,远红外激光干涉仪已经较为普遍的应用于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对于光学系统属于外差式类型的干涉仪,必须有用于外差探测所需的中频信号。产生中频信号一般有两种常用的方法:转动光栅法或双色激光器系统。转动光栅法产生的中频主要是由机械旋转部件来实现,虽然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中频信号稳定性差并且调制频率受限,导致干涉仪的时间分辨率较低。鉴于E
近年来,盘式制动器因其优越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制造、风电核电、矿场油田等诸多领域的制动环节。特别是随着汽车、高铁等现代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在其制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尖叫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加之人们对交通工具乘坐环境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升,制动尖叫噪声已成为车辆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其随机性强、机理复杂和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制动尖叫噪声一直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