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美译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1895-1976)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颇有造诣。本论文关注于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全面回顾、阐释了他关于翻译的观点。作为一名翻译家,林语堂对外翻译并介绍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浮生六记》、《老残游记》、《冥廖子游》、《庄子》等。其中,他翻译的《浮生六记》一书,语言精美,简洁明快,“颇有英国读者徘徊不忍卒读,可见此小册入人之深也”。除此之外,林语堂一生不辍笔耕,所著文章中有许多都涉及到了翻译理论方面的问题,如《论翻译》、《论译诗》、《对于译名划一的一个紧要提议》等等。其中,他在1933年所写的《论翻译》一文,最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他关于翻译理论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林语堂创造性地继承了传统的翻译理论,针对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标准这两个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论述,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标准,并从语言学、心理学、特别是美学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突破,明确提出“翻译是一种艺术”,“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他”……在林语堂的一生中,无论是在翻译实践方面,还是在翻译理论方面,他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在国内,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及实践活动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上个世纪,关于林语堂翻译理论及实践活动的研究鲜有涉及,仅存有一篇对其翻译理论进行论述的文章,即陈荣东于1997年发表的《一篇不该忽视的译论——从〈论翻译〉一文看林语堂的翻译思想》。进入本世纪,对林语堂翻译活动的研究开始起步,并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对林语堂翻译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也正在朝着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方向逐步发展。本文作者认为,对于林语堂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加以完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以接受理论为指导,以林语堂美译观点为立点,全面而客观地介绍林语堂及其美译思想在其翻译活动中的体现。本文以林语堂在翻译理论及实践方面取得的成就为起点;继而介绍并总结前人对其翻译理论及实践所做出的研究及其重点;然后,以林语堂的《论翻译》一文为依据,通过对其翻译理论的概述,论证林语堂的美译思想如何体现在他的翻译理论当中;同时,简单介绍接受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与林语堂美译思想之间的联系;接下来,本文结合林语堂的翻译作品,如《浮生六记》、《声声慢》、《兰亭集序》等,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分析林语堂的翻译实践如何体现了他的美译思想;最后,就林语堂的美译思想和他的翻译实践活动之间的紧密关系得出结论。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位从翻译角度论述“美”的翻译家,林语堂通过提出“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标准,在实际上以“美的对等”作为翻译的最终标准,并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贯彻了这一标准。无论是在林语堂的翻译理论还是实践中,都体现了他的美译思想。
其他文献
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沙梅溪湖新天地步步高商业店新零售面临流程科学性问题,为此本文从买家与卖家两方入手,对该商业店新零售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新零
<正>一、主要杂草及其发生特点甜菜田主要杂草有稗草、野燕麦、狗尾草、金狗尾草、藜、灰绿藜、地肤、酸模叶蓼、反枝苋、龙葵、野西瓜苗、鸭跖草等。以1年生禾本科杂草为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问题。养老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的特殊国
永嘉四灵,是南宋后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四灵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精神、心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四灵诗歌的研究意义不言而喻。对永嘉
合同书写作的语言要求精确,每个句子语意必须保持惟一性,以利于订立合同人准确理解合同内容,有效履行合同。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合同书写作中产生歧义的原因,给出消除歧义的
提出了一种新的同类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该方法选择矩形积分双谱(SIB)作为个体识别的主体特征参数,然后采用主元分析(PCA)方法从大量训练样本特征参数集中挑选低维、低复杂度
<正>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后溪穴加局部穴治疗肩周炎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0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33例,女47例;年龄最大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明确彼此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和不断完善,公民之间、各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来往与协作越来越频繁,作为
CNC软件和PLC软件是数控系统控制软件的两大部分,通过对CNC和PLC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在OKUMA OSP系统PLC程序中主轴速度修调开关状态数据的读入和处理;研究了修调数据的读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