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广西南宁市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症状、人格特性及5-HT信号传导通路上BDNF基因3个位点多态性与驾驶员事故倾向性的关系,发现影响机动车驾驶员事故倾向性的危险因素及易感基因,从心理人格特征及基因水平上研究事故倾向性可能产生的心理-遗传作用机制,为今后驾驶员的筛检进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6年在广西工人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机动车驾驶员,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事故倾向性驾驶员,其中事故组48例,对照组97例。对研究对象收集驾驶员基线资料、相关心理人格量表及血样,评定其心理人格特征,并选取BDNF rs7103411位点、rs11030104位点及rs11030101位点作为候选基因,采用SnapShot技术分别对3个候选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应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运用Haploview 4.2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性吻合度检验及单倍体分析,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1)事故组和对照组机动车驾驶员的GHQ-12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2);(2)事故组未婚驾驶员的抑郁、慌乱、外倾性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事故组驾龄≤8年驾驶员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及神经质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已婚(OR=0.24,95%CI=0.098~0.65)可能是机动车驾驶员事故倾向性的保护因素;(5)事故组机动车驾驶员神经质与紧张、疲劳可能有正相关(紧张r=0.30,疲劳r=0.32,P<0.05);(6)BDNF rs7103411、rs11030101及rs11030104三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事故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无差异(P>0.05);(7)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3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在校正前后均与机动车驾驶员事故倾向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8)对照组rs7103411位点中CC基因型组的友善性得分高于CT/TT基因型组,rs11030101位点中AA基因型组的开放性得分高于TA/TT基因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故组rs11030104位点中AA基因型组的友善性得分高于AG/GG基因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BDNF基因单体型在事故倾向性驾驶员事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动车驾驶员心理人格特征可能与事故倾向性无关联;已婚可能是机动车驾驶员事故倾向性的保护因素;BDNF rs7103411、rs11030101及rs11030104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机动车驾驶员事故倾向性无关,但发现BDNF基因3个位点可能与机动车驾驶员的人格特质有关联;BDNF基因单体型可能与事故倾向性驾驶员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