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索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政府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化、理想信念教育,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塑造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使大学生普遍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在高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主要渠道就是主课堂和第二课堂。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过程中,过去主要关注的是老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本文认真分析了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条件和基本现状,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现状。归纳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发挥其主渠道作用的主观方面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课程无用论、逆反心理、从众心理、刻板效应和自卑心理等不良心理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重视入学教育,抚顺逆反情绪;化阻力为动力、克服“从众化”心理;创新“大众化”教学方式,化解理论学习自卑心理等四个方面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鉴于第二课堂的独特优势,本文认为,应该不断丰富和稳固社会实践活动彰显时代特色的作用、增强理论社团引领校园文化的作用、重视学生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强化校园文化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挖掘大众传媒弘扬主旋律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以第二课堂为依托,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载体。在对第二课堂的探索中,本文突出了校园文化平台的建设,强调了网络文化的发展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实效性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当中,对这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提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本文通过对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进行探索,力求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心灵,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为大学生所真正掌握,并且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其他文献
<正>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而这个有效性应该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课堂导入阶段。课堂导入阶段是一节课的开始阶段,导入效果如何直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策对低血糖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把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人。对照组采
依据商务英语谈判的基本特点和相关会话要求,本文引入了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理论,把商务英语中因为语言运用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交际困境,以及因刻板遵守谈判合作原则和故意偏
九年来,《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立足丁服务会员单位和业内企业,紧紧围绕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利用各方资源优势,努力发挥行业信息窗口
编者按:在第八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协办委员会会议上,杂志总编辑傅林作了委员会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表示:同心协力,加倍努力,进一步扩大杂志的社会影响力,创办一流的物业管理
期刊
笔者对近4个月来门诊接治的5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采用取局部穴位以透穴针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37例,女性21例,年龄在19—74岁之间,发病时间多为1—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