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苯并呋喃基1,2,4-均三唑及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len4h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环化合物,特别是三唑,二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这些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作为农药、医药、染料及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应用越来越广泛,世界各地科学家对它们的合成研究非常关注.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生物活性,如:独特的消炎、抗菌和调节植物生长等活性,某些取代1,3,4-噁二唑还是重要的光敏物质,可作为荧光剂、激光材料、闪烁剂,尤其可作为感光高分子应用于电发光仪器;含有苯并呋喃环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由于呋喃环中的氧原子可以参与生物体中氢键的形成,增加授受间的亲和性,因而该类化合物也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如局部麻醉、抗过敏、杀菌等活性。本论文共分两个系列,系列I: 3-(2’-苯并呋喃基)-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以2-苯并呋喃甲酰肼为原料,经2步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3-(2’-苯并呋喃基)-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接着,以此中间体为原料,与氯乙酰芳胺反应,在PEG存在下以较高产率合成了2-[4-氨基-5-(2’-苯并呋喃基)-1,2,4-均三唑-3-巯基]-N-芳基乙酰胺,共计12个新型化合物。利用PEG使反应产率有所提高。系列П:在微波辐射下合成2-[5-(2’-苯并呋喃基)-1,3,4-噁二唑-2-巯基]-N-芳基乙酰胺类化合物。以2-苯并呋喃甲酰肼为原料,在CS2,KOH存在下,甲醇中回流生成噁二唑,以此为原料,微波条件下与氯乙酰芳胺反应合成了12个噁二唑类化合物。该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等特点。用IR、Elemental Analysis、1H NMR、13C NMR及MS表征了以上两个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波谱数据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针刺廉泉等穴位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口干症的疗效。方法 50例各部位恶性肿瘤放疗后口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廉泉等穴位治疗,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泛性焦虑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刺观察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40例。针刺组患者取百会、上星、神庭、水沟、膻中、巨
临床科研方法学基础(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临床科研方法学小组(王瑞文执笔)诊断学的研究与评价对诊断学研究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临床各种诊断工具和方法的真实性
临床科研方法学讲座(三)临床科研设计方案的选择中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临床科研方法学小组(王瑞文执笔)在具体制定临床科研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三个重要的因素:前瞻性还
银芩参茜桔甘汤治疗肺脓肿(溃脓期)76例周端求(湖南省湘乡市中医院,411400)一般资料本组76例中,男55例,女21例。20岁以下者31例,21~30岁者20例,31~40岁者21例,41岁以上者4例。病程:<10天者8例,11~30大者48例,...
通过对回医药发展的历史回顾,结合北京及周边地区回医药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分析文化建设在未来回医药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回医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一是首都发展回医药的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ER)对胰岛β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衣霉素(Tun)诱导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内质网应激,检测BER对细胞增殖、凋亡和胰岛素分泌,及对细胞凋
临床科研方法学基础(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临床科研方法学小组王瑞文执笔防治性研究的评价防治性研究是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研究。因其直接关系到是否
目的:探讨香附油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工艺条件。方法:利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针对影响包合物的主要因素,用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进行工艺探讨。结果:探讨出的最佳包合
反光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服装材料,为服装和服饰品的创意设计提供了新的选择。在分析目前市场常见的反光材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不同反光涂层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通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