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电子式互感器以其绝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不存在磁饱和与铁磁谐振问题等优点,取代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已成为必然。但电子互感器运行时间短、可靠性不稳定,出现故障或异常的几率大,已出现了一些因为输出异常导致的测量失真,甚至保护误动的情况,所以除了提高电子式互感器可靠性外,研究电子式互感器故障诊断技术是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电子式互感器研究现状和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小波—分形理论的电子式互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的结构原理并结合电子式互感器实际运行情况,对电子式互感器的运行薄弱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RTDS(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电力系统实时动态仿真系统和OET700型组合式光电互感器,搭建电子式互感器实验平台,进行电网故障和电子式互感器故障仿真,研究电网故障时电子式互感器信号特征和在电网环境下电子式互感器自身故障的信号特征,并建立数学模型。以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进行电子式互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分故障模式检测、故障部件定位两个阶段对电子式互感器故障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故障模式检测方法采用小波—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将小波理论在检测信号奇异值方面的能力和分形理论在信号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进行结合,对建立的电子式互感器故障模型进行分形维数分析,建立五类故障模式。根据电子式互感器故障输出信号分形维数分析,能够判断出电子式互感器故障属于所建立的五类故障模式中的那一类。并采用MATLAB对混杂噪声信号电子式互感器故障信号进行仿真,验证了本方法能有效的剔除噪声信号的影响,进行故障模式检测。故障部件定位方法采用故障树理论对五类故障模式建立故障树,分析电子式互感器各部件的故障特征,建立每类故障模式下的故障树,并采用最小割集重要度的思想进行排序。进行故障定位时,根据故障的信号特征,按最小割集重要度从大到小进行故障树搜寻定位。同时采用信息融合的方法,将采集的各类故障信息,用模糊理论处理,建立模糊矩阵和决策可行度矩阵,对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数据层、特征层、决策层融合,对难以辨别的故障进行多源信息融合的故障判断。基于RTDS电网环境下的电网故障仿真和电子式互感器故障仿真,验证了本方法能够最大限度挖掘故障信息,进行故障部件定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