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度人口”、“城市人口容量”、“人口规模”等名词从政府的城市规划到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频繁地出现,特别是对于人口急剧增加,流动人口较为庞大的城市,它们正变得炙手可热。从表面上看,人们关心的是人口规模问题,从更深层次上看,他们关心的是急速增加的人口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深入影响。论文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激增的北京市朝阳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模式识别与模拟仿真,融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于一体,从土地资源、经济环境与人口关联模式、政府管理成本、人口空间分布及重心迁移、适度人口等多个视角对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人口规模调控进行战略研究,实现了三大创新:和谐发展理论的创新、空间数据挖掘与数理人口统计方法的集大成创新、区县级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成果应用创新。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第二章着重分析朝阳区土地利用特点、经济发展特点、环境建设现状和人口数量分布的现状与特点。第三章基于历史数据对朝阳区土地资源、经济、环境、人口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阐述他们之间的关联模式。第四章对朝阳区未来发展带来的公共管理成本进行测算。第五章通过建立朝阳区人口空间数据库,研究朝阳区人口分布及重心迁移的情况,提出分区域的人口控制对策。第六章采用城市规划、居住用地供给等多种算法计算朝阳区可容纳的人口数量,从实际数据中确定未来最可能实现的人口容纳数。第七章基于可能——满意度(P-S)模型构建适度人口容量测算模型,并在敏感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朝阳区适度人口容量的理论值。第八章总结,提出综合性结论和建议,并对土地、经济、环境和人口调控的后续研究工作提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