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气候变化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关系的研究 二 大鼠颈上神经节P2X3受体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rl111shi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在冠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不稳定斑块糜烂、破裂进而血栓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AMI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如何降低AMI患者发病率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方面的重大难题。随着气象医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气象因素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但是目前仍未得到统一的结论,气象变化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病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目前仍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探讨济南地区气象变化与STEMI发病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相关化验指标探寻气象变化影响STEMI患者发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引导易患人群做好预防。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急诊内科及心内科2018.01.01~2018.12.31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70例STEMI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入院时间、性别、年龄、心血管相关化验结果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气象资料包括气温、平均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分别对入院例次逐日进行统计,分析气象因素与STEMI、高血栓负荷型STEMI发病的相关关系,比较不同环境温度下STEMI、高血栓负荷型STEMI患者心血管相关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1.研究周期为365天,共有270例STEMI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98例(73%,59.75±12.06 岁),女性患者 72 例(27%,68.89±9.17 岁)。2.STEMI患者发病具有季节及月分布规律。冬季为发病高峰期,夏季则进入低谷期(P<0.01),其中1、2月入院率最高,6月份入院率最低。3.不同月份STEMI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具有相关性。通过Logistics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气压及月平均相对湿度与STEMI发病人数呈负相关,月平均日变温与STEMI发病人数呈正相关(P<0.05)。月平均风速、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与STEMI发病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4.气象因素对STEMI发病的影响具有滞后性。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当日变温介于7~9℃时,当日与后1日发病人数差异显著(P=0.012),且后1日发病人数更多;当日最低气温介于12~20℃时,当日与后1日(P=0.025)、后2日(P=0.009)发病人数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滞后第2日发病人数更多;当日平均湿度介于30%~60%时,当日与后1日(P=0.037)发病人数差异显著,后1日发病人数更多;未发现日平均气压对STEMI发病具有明显的滞后性(P>0.05)。5.在冬春季节,高血栓负荷型STEMI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主要集中在12月、1月及3月,秋季占比最低。6.通过Logistics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不同月份高血栓负荷型STEMI患者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日变温与高血栓负荷型STEMI发病相关性显著(P=0.045),且呈正相关。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与高血栓负荷型STEMI发病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7.在STEMI患者中,冬季发病的患者CRP、FIB水平显著高于夏季发病患者,HDL-C水平显著低于夏季患者(P<0.05);在高血栓负荷型STEMI患者中,气温骤变时发病的患者CRP、FIB、MPV水平显著高于非气温骤变时发病的患者(P<0.01)。结论1.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日变温、月平均气压及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STEMI发病。2.低温可能通过炎症、凝血及血脂等途径影响STEMI发病。3.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或与高血栓负荷型STEMI患者发病有关。研究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以肺小动脉血管中膜增殖、肥厚,内外膜增生为典型改变,以持续肺血管收缩和过度肺血管重构为基础的肺动脉压力和肺循环阻力进行性增加为主要特点,最终引起右心功能衰竭和死亡的疾病。该病预后差,迄今尚缺乏能完全阻断病情进展的治疗措施,阐明其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对逐步攻克PAH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AH患者中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加,且PAH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与交感神经活性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未阐明。因此,探讨PAH中交感神经激活的分子机制可为临床PAH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P2X3作为P2X家族的成员,特异性分布于上皮细胞和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以及结状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在关于心肌缺血相关研究中,发现颈上神经节可释放ATP,并激活颈上神经节中P2X3受体,参与心肌缺血诱导的交感神经激活,加重心室重构。但目前尚不清楚颈上神经节P2X3受体是否参与了 PAH发生过程中的交感神经激活。研究目的通过研究P2X3受体在PAH大鼠颈上神经节中的蛋白质表达以及与心室压力、肺血管重构的关系,探索P2X3受体在PA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PAH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研究方法首先联合左肺切除手术及野百合碱腹腔内注射(monocrotaline,MCT)建立大鼠PAH模型,构建P2X3 shRNA载体,将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Sham组;Sham+P2X3 shRNA 组;PAH 组;PAH+P2X3 shRNA 组。(1)运用免疫荧光双染技术检测Sham组及PAH组酪氨酸羟化酶(TH)及P2X3受体共定位及激活情况;(2)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4组大鼠颈上神经节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情况;(3)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4组大鼠肺血管重塑及闭塞程度;(4)通过心室压力容积系统及心肌标本评估4组大鼠心室压力及心室重构程度。研究结果1.在左肺切除手术联合MCT腹腔内注射造模4周后,PAH组大鼠出现活动量减少,毛发晦涩无光泽,活动后呼吸急促,易惊,食欲减退,消瘦。对两组大鼠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提示,与Sham组相比,PAH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AH 组大鼠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亦明显高于Sham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AH大鼠模型的成功建立。2.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提示TH和P2X3受体共定位与颈上神经节,与Sham组相比,PAH组P2X3受体和TH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升高,表明在PAH中伴随着交感神经及P2X3受体的激活。3.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PAH组P2X3受体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AH+P2X3 shRNA组大鼠,P2X3受体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AH组(P<0.01)。提示PAH大鼠颈上神经节中P2X3受体明显激活,经靶向沉默P2X3受体后P2X3受体蛋白表达受抑制。4.在直径介于50-100um的肺血管,PAH组较Sham组明显增厚(P<0.05),PAH+P2X3 shRNA组大鼠肺动脉较PAH组变薄(P<0.05)。对于直径介于20-30um的中小肺血管,PAH组闭塞程度最重,且α-SMA表达明显增加,PAH+P2X3 shRNA组大鼠肺小动脉闭塞程度较PAH组明显减轻,α-SMA表达降低。提示靶向沉默P2X3受体能改善PAH大鼠的肺血管重塑。5.PAH+P2X3 shRNA组大鼠RVSP水平及RV/(LV+S)比值较PAH组明显降低(P<0.05)。表明靶向沉默P2X3受体能降低PAH大鼠心室压力并改善心室重构。结论在PAH大鼠模型中存在颈上神经节交感神经的激活以及P2X3受体表达增加,靶向沉默P2X3受体可以降低PAH大鼠P2X3受体的表达,并改善肺血管和心室重构,证实了颈上神经节P2X3受体参与了肺动脉高压中的发生发展过程。
其他文献
锂硫电池由于比容量高、比能量大、环境友好,成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源深受各界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硫的低电导率以及锂枝晶和硫体积膨胀等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生产。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成为锂硫电池研究的重点。普遍认为,提高硫电极性能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硫负载到基体材料表面构成复合电极材料,在抑制穿梭效应和硫体积膨胀的同时,提高硫电极的电导率。而基体材料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硫复合电极材料性能的
由于人们对电能需求的不断增大,造成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两大严重问题。随之各国学者提出了分布式发电技术,使它更加有效地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实现对用户的不间断供电。微电网的提出很好的避免了在分布式发电和传统电网中出现的弊端,提高了分布式电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持续供电时间。随着微电网的大量推广,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受扰不确定孤岛交流微电网控制系统,考虑执行器失效故障,研究了鲁棒故障诊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已经注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使得工业、通信、航空等领域的工程和系统更加复杂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同时,随着这些复杂工程系统的快速发展,开发和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也明显提高。当这些系统处于失效状态时,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有时还会危及人身安全,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因此,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故障诊断和性能预测至关重要。本文以两个复杂的动态系统TE
近年来内蒙古等北方严寒地区因混凝土冻融损伤而导致建筑物使用年限缩短的现象越发严重。为改善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本文通过制备PVA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以PVA纤维长度
英语写作是语言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英语教育人员对此也十分重视。但是,如今在中国初中学校在英语写作教学上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这样在学生们写作动机和创造力的培养上有所不足。交互式写作教学法与现代科技在英语写作教学上的结合成为解决此项困难的一种好方法。本篇研究旨在探索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下交互式写作教学法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并解决传统写作教学的难题。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使用
扎迪·史密斯(1975-)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当代英国女性作家,前后陆续发表五部小说,十一篇短篇小说,以及多篇非虚构类文章及文集。其中《白牙》(2001),《关于美》(2005)以及《
微电网接口逆变器作为分布式电源与本地负荷及大电网连接的纽带,具备运行方式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已经成为理论及工程中的研究热点。接口逆变器的控制方法是影响其性能的重
近年来,对高安全性和高稳定性锂离子电池的迫切需求使得对LiFePO_4正极材料的研究炙手可热,但是LiFePO_4结构决定了其电子导电率和锂离子扩散速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LiFePO_4表面包覆一定厚度碳层是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包覆工艺和包覆效果依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来源广泛,易于培养且安全无毒的酵母菌作为模板和生物碳源,并系统的研究了烧结温度、螯合剂(柠檬酸)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Ⅳ(DPP-IV/CD26)抑制剂西格列汀(Sitagliptin)能否通过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途径的激活,从而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炎症反应和损伤。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共36只大鼠再分为:N组、N+Sitagliptin组(Y组),实验组共54只大鼠使用链脲菌素(Streptozot
水击导致止回阀及管道破裂引发安全事故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水击究竟是如何引发阀门及管道失效的,这一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传统观念认为,阀门及管道强度大于最大水击压力即可有效避免水击事故的发生,但工程实践表明,较小的水击压力也能引发严重的阀门损坏事故。针对此类问题,本文提出了水击波激励下止回阀共振失效的猜测,并通过实验研究、数值仿真等手段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之上,对某船载泵动力系统进行了水击数值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