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资源需求强劲,能源过度消耗所造成的能源资源压力及环境污染问题也将持续增加,在全球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这些均给能源资源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巨大的压力。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能耗有两种相反的作用,如何更深入地认识城镇化及产业结构变动对能耗的影响,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程中,提高能源效率,进而降低能耗,对实现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5-2013年我国30省市城镇化、产业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数据构建了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由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比单单基于地理权重矩阵以及经济强度矩阵与现实情况更相符,故以下的研究结论是基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时间固定、空间随机效应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分析结果。实证结果表明,能源效率的Moran’I统计量均显著正值,表明能源效率在空间上具有正相关关系,表现出空间集聚。从参数估计结果来看,空间效应的系数为正值,且具有显著性;城镇化率对能源效率的效应为负,但对相邻省市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变动对能源效率产生相反的作用,同时二者对相邻省市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第二产业比重对相邻省市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要显著高于第三产业。从城镇化、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结果来看,城镇化对能源效率产生显著为正的间接效应与负的直接效应;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其直接、间接影响均显著为负;第三产业比重对能源效率的效应均显著为正,间接效应也大于直接影响,但影响系数均小于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节能环保,提高城镇化节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逐步降低第二产业占比,发展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走出能源利用效率低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