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资源需求强劲,能源过度消耗所造成的能源资源压力及环境污染问题也将持续增加,在全球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这些均给能源资源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巨大的压力。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能耗有两种相反的作用,如何更深入地认识城镇化及产业结构变动对能耗的影响,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程中,提高能源效率,进而降低能耗,对实现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5-2013年我国30省市城镇化、产业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数据构建了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由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比单单基于地理权重矩阵以及经济强度矩阵与现实情况更相符,故以下的研究结论是基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时间固定、空间随机效应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分析结果。实证结果表明,能源效率的Moran’I统计量均显著正值,表明能源效率在空间上具有正相关关系,表现出空间集聚。从参数估计结果来看,空间效应的系数为正值,且具有显著性;城镇化率对能源效率的效应为负,但对相邻省市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变动对能源效率产生相反的作用,同时二者对相邻省市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第二产业比重对相邻省市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要显著高于第三产业。从城镇化、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结果来看,城镇化对能源效率产生显著为正的间接效应与负的直接效应;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其直接、间接影响均显著为负;第三产业比重对能源效率的效应均显著为正,间接效应也大于直接影响,但影响系数均小于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节能环保,提高城镇化节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逐步降低第二产业占比,发展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走出能源利用效率低的困境。
其他文献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也取得了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巨大进展。纵观我国森林认证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政府在森林认证体系的引入
退耕还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四川、陕西、甘肃3省1999年率先开展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2003年《退耕还林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的就医较之前有了更多的保障,医疗保障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却使得保障水平大打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都市农业已成为很多城镇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建立强大的现代经济产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四川省实现经济社会
近年来,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了解游客满意度对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我国目前对休闲农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休闲农业规划
我国在步入社会转型期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迁。国内学术界也开始了对农村人际交往状况的讨论,并且基本上都关注到了人际关系的理性化趋势,但
中国农村地域辽阔,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迥异,不同人地关系下生活能源消费呈现明显差异。探讨农村生活用能分异,深入认识当下农村用能现状,对提高农户用能水平,改善农户用能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的特异性识别,采用本体热聚合,以酸碱相互作用为基本作用机理,分别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M)、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过去十年,四川经历了两轮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县)建设,新农村建设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农民聚居,聚居后打破了原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