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9年前后,中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现代化考古事业,在一代代考古学者不断的努力,众多历史之谜被解开,使我国的古老文明有了新的内涵,也使我们可以从更多的层面上来诠释我国古老的文化。考古所发现的成果刷新了人们对中华古代文明的认识,展示了中华民族为了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研究人类历史进步历程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证据。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盗墓的猖獗,保护拯救这些文物就变的非常迫切。我国现代化考古虽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与国外相比,尤其在考古的方式上以及对现代科技的运用上依然较为落后。因此使用现代科技对文物发掘保护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课题为: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之中的多功能文物保护移动试验平台“机器人预探测系统研制”项目。本文主要完成以下研究:首先,本文给出了机器人单元模块的设计。本机器人采用的是蛇式串联机构共四个模块,模块之间通过关节链接,关节为耦合式齿轮结构可以实现模块的俯仰和偏航运动。机器人模块之间采用快速接头连接,这样可以方便拆卸,同样也可使机器人变为可重构的模块化机器人。机器人携带图像采集、温湿度采集、气体采集等设备。其次,本文建立履带蛇形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着重分析了履带蛇形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对机器人越障运动如跨越沟壑、爬斜坡、攀爬台阶进行了运动规划。并重点对机器人跨越沟壑进行了分析,并给出机器人重构后跨越沟壑时不具有奇偶同效性以及机器人攀爬台阶高度分析。第三,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履带蛇形机器人进行运动学仿真。针对坚实地面,斜坡,沟壑,台阶这几个较为典型的环境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了机器人机构设计和基本功能设计的合理性。并对仿真中出现的几种典型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机器人运动动作规划的合理性。最后,对机器人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本文针对机器人可重构、模块化等特点,制定了蛇形机器人的各项性能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测试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机器人的各项考核指标符合课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