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纸媒的“小精深”全媒体发展策略——以重庆晨报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哪个时期,人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都是十分强烈的。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微博、微信、手机移动客户端等基于网络的新兴媒介终端,因其新奇、实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也打通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新渠道。然而,这些改变,却给报纸等传统平面媒体的生存,带来了直接的威胁。如何在这个网络时代继续生存、发展下去,成为包括报纸在内的所有传统媒体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因此,报纸与全媒体融合,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势在必行。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新闻传播的相关理论、以及在新闻一线工作多年的实际经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行写作,主要运用了传播学的理论,对近几年国内报业的转型方式,以及全媒体融合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在全媒体融合过程中具有典型性的几家报纸的具体做法。  同时,以重庆第一都市报——重庆晨报为例,将其在融合全媒体过程中的详细内容进行了解构,并逐一阐述了重庆晨报采用的全媒体融合方案中的具体板块。借此,寻找到报纸与全媒体融合的较为有效的运作方式,并得出重庆晨报所提倡的“小精深”发展策略,是目前地方报媒区别于其他全国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差异化生存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内容包括导论和结语在内,主要分为五部分。  导论部分:该部分从几个方面展开,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学术意义和实用意义、全媒体及媒介融合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对此进行研究的现状以及重庆晨报全媒体应用的研究,并总结了本文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结合广州日报、南方报业集团及重庆本地纸媒等实际案例,分析了目前国内报纸转型、全媒体融合的原因及方式,为随后分析重庆晨报的全媒体融合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对比。  第三部分:对重庆晨报及其所属的重庆晨网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为下文进行重庆晨报全媒体融合方法的具体阐述作了铺垫。  第四部分:从重庆晨报全媒体组成、融合方式及新闻报道所受影响的角度,探讨地方性报纸,在报业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的背景下,差异化发展的可行方法。并对文章随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第五部分:全面所有的论证,都是为了这一部分奠定基础,所以本部分集中精力,罗列并分析重庆晨报在实施全媒体融合过程中,发现或遇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帮助重庆晨报在今后的全媒体融合路上能够行进得更加顺畅,也为其他报纸的转型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在当前我国的产业背景下,大力
总的看来,虽然目前再生聚酯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的,但企业已经看到差别化产品的巨大优势,并迈出了不小的步子,逐步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随着环保观念的逐步深入,再生纤维的市场
中交二公局大西铁路项目进场10个月完成产值达16.4亿元,超额完成了业主下达的施工任务。在大西公司项目管段召开的全线现场标准化管理观摩会上,将该项目管段列为全线现场管理
1 再生聚酯在纺织领域的产品开发rn1.1 再生涤纶产品rn国内 近来,再生涤纶短纤、长丝以及再生面料等化纤产品颇受市场关注,许多企业因此将目光瞄准了高价再生化纤领域.但在目
由于儿童数量的增加,赫尔辛基市急需新建6个可移动的日托服务中心.整个设计从二月开始,而第一栋楼在同年的三月初就举行了开工仪式.由于政府需要的是一个5年的临时建筑,并要
全国劳模王顺友不过是一位普通乡邮员,然而他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长年累月跋涉于木里藏族自治县人迹罕见的马帮邮路, 翻雪山入峡谷,忍饥挨冻抗缺氧, 还常常遇到病痛折
规范标准的要求不能及时准确掌握、沿用错误的习惯做法,建筑工程施工检验中的这些问题降低了质量管理水平或给工程造成质量隐患.本文将工作中遇到的几个这类问题提出,以期引
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是公司形象的窗口,而项目质量管理是公司质量管理的基础,因此抓工程质量必须从施工项目抓起。抓项目质量管理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层次,二是项目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建设也越来越快,其中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技术之一,而且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不乏数字化测图、工程施工测量、控制测量以及交通工程测量等
自从1873年Levi Strauss用厚棕色帆布生产出第一条用作工作服的牛仔裤,130多年来,牛仔以其粗犷、豪放、潇洒、大方、自然的风格和结构紧密厚实、穿着柔软舒适、质地坚固耐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