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解放日报》的广告文化生产及传播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pl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解放日报》在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和党报实践方面的成就广为人知,但其广告的存在则往往被人忽视。事实上,延安《解放日报》自创刊号开始,就设立了负责广告的专门机构,各类广告的刊登几乎从未间断,广告成为延安《解放日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延安《解放日报》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阶段,它诞生于并且主要服务于陕甘宁边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边区的政治军事环境和经济状况构成了延安《解放日报》广告活动的社会语境。党报的广告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在这样的背景下,延安《解放日报》广告呈现出其独特的面貌,比如简明质朴、地方乡土气息浓厚、从属于政治宣传的需求等等。尽管相对《申报》、《大公报》等民营报纸而言,该报的广告水平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但是客观地来看,在1941—1945年期间,该报广告在营销手段和广告技巧方面还是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发展和进步。延安《解放日报》的广告从新闻之外的独特角度,折射当时边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同时它也参与建构边区民众的消费意识,为民众提供大量的生活常识——广告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显得相当活跃。延安《解放日报》的广告不仅是1940年代前期边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党报广告文化的一个样本。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科技论文英文摘要词汇的正式性、客观性、简洁性、准确性四个特点,阐述了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大众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经营越来越受到重视。受媒体外部生态变化影响,平面媒体广告份额大幅缩减,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也暴露出平
在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语言焦虑是决定学生们能否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情感变量之一,特别是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因此,本文作者拟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尝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