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为媒介的工作生活相互打断对网络社交回避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社交回避是在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社交媒体迅猛增加背景下所产生的现象。尽管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但学者对网络社交回避的相关研究仍较少,更缺乏网络社交回避的测量工具。因此,本文首先运用心理科学的测量方法编制出了网络社交回避的量表,为后续理论模型的构建打下基础。在理论模型的构建中,本文主要运用资源损耗理论、资源保存理论以及压力源-压力-结果框架,构建了以工作生活相互打断对网络社交回避影响为主要因果框架,以社交媒体倦怠为中介,微信嵌入为调节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对352名有微信使用经历的职场人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社交媒体为媒介的工作生活相互打断对网络社交回避的影响,采用自身抽样的方法验证社交媒体倦怠在模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工作生活相互打断与网络社交回避正相关;(2)工作生活相互打断与社交媒体倦怠正相关;(3)社交媒体倦怠与网络社交回避正相关;(4)社交媒体倦怠中介工作生活相互打断与网络社交回避之间的关系;(5)微信嵌入在社交媒体倦怠与网络社交回避之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微信嵌入程度越高,社交媒体倦怠与网络社交回避之间的关系越强,反之越弱。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我们得出社交媒体为媒介的工作生活相互打断这一压力源会导致职场人士产生网络社交回避的结果,而两者之间的关系部分是通过社交媒体倦怠来传导的。同时,通过考察个体微信嵌入程度与社交媒体倦怠的交互作用对网络社交回避的影响,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网络社交回避的发生机制。研究结果为职场人士更好的利用社交媒体,避免其对工作和生活产生干扰具有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由于地下介质具有非完全弹性和非均匀性,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时,受到介质固有性质的衰减作用,使得地震波随时间和地下介质性质的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幅能量衰减和相位畸变,导致地震资料频带变窄,主频向低频方向偏移,极大地降低了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与识别度。通过建立衰减模型来表征地下介质吸收衰减的基本属性是现今研究地层吸收衰减规律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为品质因子Q值提取与反Q滤波方法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以衰减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食管早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EEC)的治疗,本研究旨在分析ESD治疗食管早癌的手术效
线粒体是动物细胞能量产生的主要场所,是一个具有独立遗传物质线粒体DNA(mtDNA)的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DNA的拷贝数反映了细胞内线粒体的丰度,其数量因年龄、器官和生理条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全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旨在通过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解决这两大难题。近年来,聚酰亚胺作为一种新型有机共轭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由于其成本低廉、制备方法多样等优良特性成为我们课题组的研究热点。聚酰亚胺具有与可见光光谱匹配的带隙和二维层状结构。然而,聚酰亚胺对可见光吸收较弱,并且单组分光催化剂本身骨架结构对载流子传输有局限,光催化活性受到了影响。因
瘤胃酸中毒是现代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常出现的疾病,给反刍动物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瘤胃酸中毒状态下,瘤胃内短链脂肪酸或乳酸浓度升高、pH值降低、瘤胃粘膜出现糜烂、溃疡、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简称TBM)因其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强、施工作业环境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和水利水电等大型工程中。因TBM工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TBM自身参数的多样性,不同因素下TBM滚刀破岩效果的变化规律与破岩机理仍不十分明确。论文主要对TBM破岩过程中裂纹的扩展规律与滚刀受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深入研究TBM的破岩机理与效果,对于提高TBM的破岩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研究背景和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约占口腔癌的90%。不仅危及患者生命,还影响美观和生存质量。尽管近年来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海量的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和存储。以数据库为载体的这些信息正面临着非法拷贝、盗版等问题。数据库水印技术作为
本文以具有陆地、港口、海岛、低亮度、薄云层和薄雾遮挡为背景的船舶卫星遥感图像为研究对象,针对复杂背景下的卫星遥感图像船舶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次多框检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在遥感图像的目标检测识别中的突出表现,采用理论分析和模型实验等研究手段,揭示了在复杂背景下船舶目标识别率低的原因,改进了图像预处理的流程,提出了上下文特征
加压富氧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CO_2捕集技术之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开展加压流化床中气固流动特性研究工作,针对加压鼓泡流化床、加压循环流化床,研究了操作压力及流化风速等参数对临界流化风速、气泡特性、气流分布、颗粒分布及运动等方面的影响,为加压流化床的设计和放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首先,搭建加压鼓泡流化床实验台,研究操作压力(1bar6bar)、流化数等对临界流化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