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举办奥运会,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赶超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出现了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1978年城乡收入绝对差为209.8元,1978-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呈直线上升,2011年达到14832.51元。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央开始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对农民给与直接补贴,但效果并不显著,城乡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两部门经济模型,分析了在两部门经济达到均衡时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政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社会保障的供给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传导机制。然后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整体现状分析和区域现状分析,现状分析的结果表明,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成同方向变化。在前文理论分析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利用2006-2011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乡教育,医疗,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促进作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越大,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在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中,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显著,且城乡小学教育资源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大于城乡中学教育资源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区域分析看,城乡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和社会保障差距对东、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显著,而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造成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制度建设、资金监督、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