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成分斑块对320排动态容积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评估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比较不同成分斑块对冠脉狭窄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间161例疑诊冠心病在我院接受CCTA和CAG,根据Frank J的CCTA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将图像质量分为4分。斑块分为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轻度钙化斑块、中度钙化斑块、重度钙化斑块。管腔狭窄程度分为5级,0级为正常,1级狭窄<25%,2级狭窄25%~50%,3级狭窄50%~75%,4级狭窄75%~100%。分析不同成分斑块对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影响,并计算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以ROC曲线AUC值评价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CCTA图像质量为4分121例(75.2%),3分40例(24.8%)。全部病例无阶梯伪影、运动伪影。CCTA中可诊断冠脉节段中发现钙化斑块节段182(7.9%),轻度钙化斑块136(5.9%),中度钙化斑块39(1.7%),重度钙化斑块7(0.3%),10.4%钙化节段出现硬集束伪影;320排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基于血管分析,RCA为84.0%、99.2%、81.0%、99.1%,LAD为79.6%、98.7%、88.7%、97.4%, LCX为84.1%、98.9%、86%、97.4%。基于冠脉节段分析,非钙化斑组为98.3%、81.3%、86.0%、97.5%,混合斑块组为100%、86.2%、83.0%、100%,轻度钙化78.6%、99.2%、91.7%、97.6%、中度钙化90%、86.2%、69.2%、96.1%、重度钙化100%、66.7%、80%、100%,其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90、0.93、0.89、0.88、0.83。  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冠脉成像图像质量提高,诊断冠脉狭窄的总体准确性高。钙化斑块对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管腔狭窄准确性影响随钙化程度增大。
其他文献
背景:  如何修复大面积骨缺损是整形外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骨再生医学的兴起为骨缺损修复手术中的骨来源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法。骨髓干细胞由于其良好成骨能力而成为
目的:常规的青光眼滤过手术辅佐抗青光眼药物能很好地控制大部分青光眼的眼内压,但对于难治性青光眼常规手术成功率低于50%,尤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预后最差,成功率为11%-33%。这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PDRG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PDRG1基因在乳腺癌、乳腺癌旁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