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邵荣世教授为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人,早年于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师从孟河医派学术传人张泽生先生,用药秉承孟河医派的轻灵见长,临证尤重顾护脾胃,精内科,尤擅脾胃病的辨治。本课题通过跟随邵荣世教授门诊,收录邵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医案,总结其诊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和组方用药规律,使之得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方法本课题共收集了邵教授溃疡性结肠炎门诊病案66例160诊次,录入计算机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和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结合邵教授平时教导、跟师体会、相关文献,总结邵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特点。结果通过对纳入病案的数据分析,统计邵荣世教授诊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主要包含大肠湿热、寒湿蕴肠、脾虚失运、脾肾阳虚、肝脾不和、脾虚湿热等六种。常用中药达95种,其中使用率最高的31味中药多为益气健脾、清热、温中、化湿、理气和络、化瘀止血、祛风胜湿、消积化滞之品,如煨木香、白术、煅花蕊石、仙鹤草、薏苡仁、陈皮、防风、雅连、厚朴、焦山楂、五方草(马齿苋)、半夏、太子参、砂仁、茯苓、制香附、建曲、炮姜、煨葛根、槐花、黄芪、白芨等。相关药物与药物、证型与药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结合导师教导、跟师体会、数据分析结果、相关文献,总结邵教授诊疗溃疡性结肠炎,强调辨证论治、重视脾虚为本、兼顾相关脏腑、善用治湿各法、倡导和络护膜、结合微观辨证、活用古方古法、自创本院制剂、结合外治灌肠、重视生活调理等临证特色,归纳不拘补法,通以去滞;湿邪为患,当分寒热;肝木乘脾,疏柔有别;脾肾阳虚,温涩为要;祛风胜湿,举陷降浊;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等辨治要点。结论本研究总结邵荣世教授在对溃疡性结肠炎临证治疗中,注重辨清虚实、寒热、标本、缓急,强调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善用古方古法,活用明朝李中梓《医宗必读》治泻九法,融会贯通。邵教授认为其虽病位在大肠,但病机根本在脾,且与肾、肝、肺密切相关,治疗时应注意调和脏腑之间的功能。邵教授认为本病发病根本在于脾虚不运,非常注重补脾、运脾、健脾法的应用,同时指出:“脾虚不壅补,重在升与运。”脾肾阳虚者常以理中汤、香砂六君、四神丸加减脾肾双补。肝脾不和者需燮理肝脾,当分疏肝、柔肝,肝失疏泄者常用痛泻要方加减疏肝运脾;肝失柔养者常用芍药甘草汤加减柔肝运脾。湿邪是主要病理因素,湿邪有寒热之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宜详辨之,辨清寒热的程度更是溃疡性结肠炎祛除湿滞的要领。根据溃疡性结肠炎自身的特点,邵教授提出和络护膜、祛风胜湿、宏观结合微观辨证、辨证外治灌肠等独特的临证经验,并针对本病自创健脾化滞丸、肠安宁颗粒、止血灵胶囊等三种本院特色制剂,且非常重视患者的生活调理。这些充分揭示了邵教授诊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和用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