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泛素化连接酶LUBAC高通量底物筛选体系的建立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uxiyao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在细胞周期进程、信号转导、DNA损伤修复等多种细胞生命进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1]。常见的泛素化修饰可按照在泛素分子上的赖氨酸残基位置分为以下七种泛素连接形式:K6、K11、K27、K29、K33、K48和K63位泛素化修饰,又可根据泛素的数目分为单泛素化修饰和多聚泛素化修饰[2]。不同的泛素连接形式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单泛素化修饰多参与膜转运和胞内吞,而多聚泛素化修饰中,K48位多聚泛素化修饰最常见,是26S蛋白酶体的降解信号,K63位多聚泛素化修饰主要是参与DNA损伤修复和信号转导,K11位多聚泛素化修饰参与细胞周期过程中的蛋白质降解[1]。蛋白泛素化过程涉及包括泛素激活酶(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E1),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E2)和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E3)在内一系列酶的级联反应。在ATP供能的情况下,E1酶连接泛素,泛素分子的赖氨酸残基被激活,E1将激活的泛素转移给E2酶,E3酶识别底物蛋白,E2酶携带激活的泛素与E3酶结合,将泛素连于底物上,完成对底物的泛素化修饰,在不同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过程中E3酶起关键作用。2006年日本大阪大学Kazuhiro Iwai教授实验室发现了一种新的泛素化修饰,其泛素连接形式不是已知的泛素内部赖氨酸相关的,而是泛素首尾相连形成线性泛素化链,即一个泛素单体N端的甘氨酸与上一个泛素单体C端的甲硫氨酸之间形成线性泛素化链,称为线形泛素化修饰[3]。在已知发现的600多种E3酶中,LUBAC(linear ubiquitin chain assembly complex)复合物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导致蛋白质发生线性泛素化修饰的E3酶。该复合物由HOIP(HOIL-1-interacting protein,又称RNF31、ZIBRA或PAUL)、SHARPIN(Shank-associated RH domain-interacting protein)和HOIL-1L(longer isoform of haem-oxidizediron-regulatory proteinubiquitin ligase 1)组成,其中HOIP是核心组分,主要行使线性泛素化E3酶的活性,HOIP的突变或缺失均不能使该复合物发挥线性泛素化修饰E3酶的功能。自从线性泛素化修饰和线性泛素化E3酶LUBAC被发现后,人们对LUBAC的功能和底物产生了极大兴趣。目前报道LUBAC复合物的底物有NEMO(NF-kappa-B essential modulator)[4]、TRIM25(ISG15 ligase TRIM25)[5]、RIPK2(Receptor-interacting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2)[6]和ASC(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7]。初步发现的线性泛素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先天性免疫和抑制炎症反应等过程,更多的由线性泛素化所调控的生物学功能尚待探索,因此系统筛选和鉴定LUBAC的线性泛素化底物对于充分理解线性泛素化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拟采用新型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结合高分辨亲和质谱分析技术,建立高通量线性泛素化位点鉴定和底物筛选体系,为进一步深入探索线性泛素化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线索。crispr/cas9(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equences)技术作为一种最新涌现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被广泛应用。crispr/cas9技术通过单链向导rna(singleguide-rna,sgrna)对目的基因上下游进行靶标并招募cas9核酸酶对dna双链进行切割,利用细胞非同源性末端接合(non-homologousendjoining,nhej)的dna修复机制的不准确性,从而达到敲除目的基因的作用[9]。和锌指核酸酶技术(zinc-fingernuclease,zfn)和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技术(transcriptionactivator-likeeffectornuclease,talen)相比,crispr/cas9技术更简单更容易实现,也越来越受瞩目,是目前靶向基因编辑的重要技术。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质谱分析在蛋白翻译后修饰类型识别、位点鉴定、结构解析以及定量测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质谱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促进修饰位点的鉴定效率、覆盖率、定位精确度以及定量准确度不断提高。目前以质谱技术为核心蛋白质组学分析平台对于包括泛素化在内的多种翻译后修饰研究正在向精细化、规模化、协同化和定量化的方向发展。复杂生物体系中的翻译后修饰蛋白通常具有丰度低、动态范围广以及不均一性等特点,为获得高的鉴定效率和准确度,常需针对含有修饰位点的蛋白或肽段开发特异性的纯化/富集方法。目前对于泛素化的富集策略主要有在肽段层面针对k-digly残基的特异性抗体免疫纯化方法[12、13]和在蛋白层面基于ubd结构域的亲和纯化方法等[14]。这些技术为在蛋白质组层面进行深入的规模化蛋白泛素化鉴定提供了有利条件。采用质谱技术结合特异性的亲和纯化方法对包括线性泛素化在内的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进行协同式鉴定和量化分析将有力推动线性泛素化的生物学功能研究。lubac复合物除具有线性泛素化e3酶的活性外,其组分(如sharpin和hoil-1l)能使蛋白发生其他类型的泛素化修饰(如k48,k63)等。为尽可能特异性地鉴定出线性泛素化修饰蛋白质,排除其他类型泛素化修饰的干扰,本项研究的策略是首先在hela细胞中使用crispr/cas9系统将lubac的核心组分hoip敲掉后,再外源瞬转hoip野生型(hoipwt)和hoip线性泛素化酶失活型(hoipcs),以lubac的已知底物nemo的线性泛素化作为体系的阳性对照,通过亲和质谱分析鉴定泛素化肽段,系统比较两组样品的泛素化蛋白和位点的差异,从而推测lubac新的未知底物。首先,我们参照crispr在线设计网站(http://crispr.mit.edu)选定了2条高评分的CRISPR敲除序列,将其构建到lenti-CRISPRv2载体上,通过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出稳定敲除HOIP效果良好的HeLa细胞系。之后,在敲除细胞基础上构建了过表达HOIP野生型和HOIP线性泛素化E3酶失活型的细胞体系,并在此细胞体系中观察到LUBAC已知底物NEMO线性泛素化的发生,验证了HOIP与NEMO的酶和底物关系。综上,我们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蛋白质组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在敲除内源HOIP的基础上转染E3酶和酶活突变型的细胞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拟通过规模化的亲和质谱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LUBAC新的底物,发现LUBAC新的功能,探索线性泛素化参与调控不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具体机制,扩展人们对线性泛素化修饰调控细胞功能的认识。
其他文献
某工程拟采用太阳能辅助地埋管地源热泵联合供热系统.介绍联合供热系统流程,建立联合供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最冷日集热器有效输出能量、供暖室内实际温度进行了模拟计算.
设计了一个折/衍混合多色调焦系统,可用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测量不同波长下人眼的波像差,系统由两片折射透镜和一个二元衍射面构成,焦距调整范围为-200~200mm。系统性能达到衍射受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要求学校达到的优秀标准为: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能发
目的:评价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8年1月本中心收治的经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的92例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同期住院的单纯布加综合症的患者作对比,探究与下腔静脉血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统计并计算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PE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相
对昆明焦化制气厂外供煤气计量点输气温度对供销差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计算,提出降低供销差的对策,实践表明,效果显著。
多媒体教学系统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必备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通过对部分学校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
结合北京市农村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小型燃煤炉灶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出农村"煤改气"工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农村能耗现状、住宅热工特性,总结农村"煤改气"示
教研室直接管理实验室属于"小权限"管理模式,导致化工实验室优质资源无法共享,严重制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结合学院化工实验室运行情况,从建设化工实验中心、建立
对镀铅和不镀铅的非冷凝式燃气热水器铜质换热器进行1000h运行试验,对其烟气侧表面产生的腐蚀产物进行外观检查、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以及X射线衍射检查,发现不镀铅换热器烟气侧
分析垃圾填埋气并入城市燃气管网的技术(填埋气提纯技术、水合物法脱碳技术)、并入燃气管网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二[口恶]英问题,细菌、硫化氢及易挥发性物质问题),认为垃圾填埋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