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语义、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频率副词“屡次”和“屡屡”做了较全面的考察和比较。(一)语义首先考察了“屡次”和“屡屡”的基本语义,排除了两个现代汉语中不常用的语义。然后从语义辨析上入手,说明了相同点,比较了“屡次”和“屡屡”的语义侧重点、感情色彩、并着手“量化”。第一,考察了“屡次”和“屡屡”的构词方式。“屡次”属于偏正结构,“屡屡”属于重叠式结构。第二,对“屡次”和“屡屡”进行了语义辨析。在单纯表“频率”意义时,两词可以互换,并不会造成整体语义上的歧义。但某些特殊语境里无法互换,这由其内在意义上的差异决定。第三,“屡次”和“屡屡”的语义侧重不同。“屡次”侧重个体行为,“屡屡”侧重整体行为的结果。第四,感情色彩上,“屡次”和“屡屡”经常用于中性或贬义动词的搭配,很少痛褒义性动词搭配。最后,对“屡次”和“屡屡”进行了“量化”考察。通过例子得出,“屡次”修饰的次数大约在“3-13”,“屡屡”的上下限均要高于“屡次”,大约在“5-19”。(二)句法功能主要考察了“屡次”和“屡屡”同时态助词的共现,同结构助词“地”的搭配、同动词的搭配和转折连词“都”、“却”的搭配。第一,“屡次”和“屡次”同“着”共现的频率几乎相等;和“了”、“过”的共现,“屡次”均要高于“屡屡”。第二,“屡次”同“地”的搭配要少于“屡屡”同“地”的搭配。第三,“屡次”和“屡屡”都只能与持续性动词搭配。但“屡次”修饰的位于动词常常是由主语发出的,并且主语多半是个体性质的、具体的,用来强调整个句子。而“屡屡”变为强调动作的结果了。最后,在“屡次”和“屡屡”与转折连词“都”、“却”的搭配考察中发现,“都屡屡”是常见模式,“屡屡……都”比较少见。“屡次”和“屡屡”都能与“却”搭配,但“屡屡……却”表达起来更自然顺畅,是常见模式。(三)语用主要讨论了“屡次”和“屡屡”在陈述句、疑问句中的使用情况。被动态的考察中发现“屡次”和“屡屡”的使用率较高。最后,对“屡次”和“屡屡”的语体做了比较,发现“屡次”在口语中使用频繁,而“屡屡”更多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