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蒙德·钱德勒的《永别了,我的恋人》之叙事艺术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y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叙事学为理论依据,笔者拟从悬念设置,第一人称叙述,对称结构三方面,分析、总结雷蒙德·钱德勒的硬派侦探小说代表作——《永别了,我的恋人》的叙事艺术。 该小说最重要的叙事特色是其扣人心弦、扑朔迷离的悬念。小说中细腻的描述,生动的对话,戏剧性的场景描写不仅只是现实主义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延绵不断的叙事中形成了阻碍和延宕,从而营造出了神秘莫测的氛围。钱德勒在引导小说向结论发展的同时尽可能推迟结论的到来。这样小说在一个复杂矛盾的过程中展开叙述:即一方面要将疑案侦破,另一方面要将案件神秘化;一方面小说要向前推进,另一方面小说的叙事进程不停地被题外话打断。其次,曲折离奇的情节设计更使小说悬念层层、谜雾重重。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和三个次要情节齐头并进、平行发展,然而它们之间并非完全独立,毫无瓜葛,而是存在着千丝万缕、时隐时现的联系。悬而未决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了一大串问号,直至小说的结尾谜团才得以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小说因其人物冲突变幻多端,高潮设置时机恰当,而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悬念感、震惊感。作者特地作了充分的铺垫和准备,这样小说在高潮时爆发出了爆炸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从人称叙述上来说,《永别了,我的恋人》是由主人公“我”,私人侦探菲利普·马洛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然而,我们在小说中听到的不仅仅是马洛一个人的叙事声音。为了到达叙述多层次化,丰富化的艺术效果,钱德勒小心翼翼地介入叙述者所叙述的看似客观的事件。除此之外,在小说中还存在着两种眼光:一是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眼光,二是被追忆者“我”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作者的匠心之一在于对小说中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娴熟驾驭。当叙述自我支配叙述时,叙事者是在回忆和评价过去发生的事件。当叙述聚焦于经验自我时,叙事者和读者一起似故地重游般经历当时发生的事件。于是,叙述眼光在两个自我之间自由流畅地往返,体现了叙述者此时彼时在体验和意识上的差异。从而模糊了现在与过去的界线,增强了时间的流动性和延续性。这样,读者不再是一个外在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内在的参与者。 《永别了,我的恋人》的叙事艺术还体现在其对称的叙事结构上。这种对称结构是三维的,即作者从情节、时间、主题这三个方向来构建。在情节方面,案件的不同特征交叉对比、对称分布。案件在小说中所处的章节也呈对称性。在时间方面,案件发生在侦察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分别位于小说的顺数第二章和倒数第二章。在主题方面,小说的结尾返回开头,从而其内涵得以了深化和拓展。随着所有相关人物,包括侦探和侦察对象,在结尾的同归于尽,小说自行结束了其道德之旅。于是,神秘的过去与复杂的现在形成了另一种对称。 雷蒙德·钱德勒与达希尔·哈米、特罗斯·麦克唐纳一起开创了硬派侦探小说。而他作为小说家的艺术成就主要基于其叙事艺术。他突破了该小说派别的局限性,拓展了其美学概念,丰富了叙事手法,从而成为了一位举足重轻的美国小说家。 随着通俗文化生产速度的加快和数量的加大,我们不得不改变以往对之忽视的态度,而应对之报以密切的关注。其他经常为经典文学所用的分析方法,如叙事艺术及技巧等,也应运用于对硬派侦探小说及其代表作家的研究。这将帮助人们对那些所谓的“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产生认识上的质的变化,为其他通俗文学研究者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其他文献
国内外学者围绕委婉语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探讨和阐释。从传统的修辞学到现代语言学,从修辞角度、语义角度、语用角度到社会心理角度,都取得了很多成果。直到目前,还没有人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转向之后的翻译研究开始关注包括译者生活背景,经历,政治信仰,社会影响等在内的很多会影响翻译结果的外在因素。译者性别也被纳入考虑范围,开始受到翻译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程度。与此同时,国际旅游业也迅速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旅游业应运而生、发展迅速,已成为国
在辞书领域,工具书的价值最终是通过用户来实现的,词典用户长期以来都是辞书编纂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电子词典亦如此(含光盘词典,在线词典和掌上电子词典)。随着辞书媒介从纸质到
适当而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法有助于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业绩,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因此,员工激励一直是企业领导层高度关注的管理内容之一。随着中国
在十余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在英语专业的语音课程,还是其他英语课程中,作者发现学生英语语音水平参差不齐,历届学生都存在一些共性的发音问题。学生在进入大学英语专业学习
托马斯·哈代(1840年6月-1928年1月)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有“鲜明特色”的作家,不仅享有“现代诗歌之父”的美誉,而且因其出色的小说创作成为英国文学界批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