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管理在城市孤寡老人生活照料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wu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家庭规模渐渐缩小的状态下,养老模式也由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城市老年人的独居现象已成为常态。孤寡老人则是独居老人群体中最为孤独的一部分,且孤寡老人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显现出照料缺失、精神慰藉缺乏等问题。在对社区相关人员及孤寡老人的走访中发现,孤寡老人的情况比较特殊,困境较多且复杂,单一的个案工作无法为孤寡老人生活需求照料的满足提供全面的指导。基于此,针对孤寡老人生活照料缺失的问题,尝试运用个案管理的社会工作模式,以南京市B社区Z姓老人为例,对其进行社会工作介入,帮助其解决生活照料缺失的问题。实践开展过程中,在生态系统理论及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首先了解了案主基本情况,接着评估了案主的具体困难与需求并挖掘了案主的内外在资源,然后根据案主问题,采用个案管理模式,帮助案主协调和整合多种社会资源,同时根据案主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最后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做好评估与跟进工作,开展对案主的延展服务,确保服务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研究发现,孤寡老人生活照料缺失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孤寡老人自身、周围的环境与社会背景等原因有关。研究显示,由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孤寡老人自我封闭、与亲人沟通不畅状况得到缓解;基本生活照料得到来自亲人、社区工作者、雇工、志愿者等人员的帮助;经济得到亲人、政府部门的帮扶;其他相关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其自主运用社会资源网络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个案管理是一种较新的社会工作模式,将其应用于孤寡老人生活照料的研究,有利于全面评估孤寡老人的需求,帮助孤寡老人设计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也有利于协调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搭建资源网络,为城市孤寡老人生活照料质量的改善和提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个案管理介入过程中,工作者主要扮演支持者、资源链接者和资源协调者的角色。本研究提出,要解决孤寡老人生活照料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应正确认识孤寡老人心理状态,理解他们对于陌生人的示好既因为孤独需要陪伴和支持对此较为期待,又因为自我保护的本能,有一些抗拒和排斥的心理的矛盾,我们应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并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次,相关部门要积极拓展社区网络,为孤寡老人搭建社区服务平台,便于相关资源的链接和有效利用;最后,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相关资源向真正有需要的人群倾斜,为服务形成有力的支撑。
其他文献
个人信息是指与人有一定关联性的信息,能够单个或者与其他的资料相互的印证从而识别出特定的个体的信息。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技术不断地发展,人们不但能够享受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07-2008年度中国电信运营业发展研究报告》称,2007年,我国电信运营市场总体规模达到7280亿元,同比增长12%。同时,随着电信体制
污酸是重有色冶炼工业中重要污染源,具有含砷量高、毒性强和难处理的特点,是含砷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经济和高效的污酸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置技术,现有污酸处置已经成为限制重有色冶炼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当前常用的硫化法和石灰铁盐法污酸处置技术,由于产生大量含砷废渣、二次污染和后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导致环境风险高和含砷危险废弃物处置成本高,成为重有色冶炼绿色发展的障碍之一。基于臭葱石(FeAsO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越来越频繁,一系列负面问题也在此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
绘本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图画书的教育价值已被人们广泛认可。在众多的绘本中,渐渐出现了很多以数学认知为主题或者包含数学概念的绘本,将绘本融入幼儿数学教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