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进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汽车工业要保持其稳步发展的动力,就要进行不同模式的技术创新。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很大,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对相关配套产业有着很强的拉动作用,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意义重大。但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能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创新能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找到适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阶段的技术创新模式,对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技术创新理论入手,阐述了各类创新模式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模式的优势、劣势和共同点。其次,本文基于美国与日韩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启示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各类创新模式选择的适用条件。第三,本文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创新历程,借鉴美国与日韩的经验以及前面分析的模式选择适用条件,构建了用以定量分析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方程,实证分析了中国现有条件下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第四,论文最后以奇瑞汽车公司的发展历程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从奇瑞公司不同发展阶段所采取的不同技术创新模式来纵向比较创新模式的演变过程。最后,对中国汽车工业如何进行创新模式的选择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依赖于市场规模、对外开放度、研发水平、制度四个维度的条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对外开放度比较高,非国有经济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但目前汽车工业的研发强度以及市场规模的大小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拉动作用并不显著,由此证明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的产业规模与国外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鉴于此现状,中国的汽车工业就应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研发投入,增强技术的吸收与应用能力,进而稳步推进自主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