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业单位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具有中国特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事业单位改革,多年来逐步推进,工作效率得到了普遍提升,改善了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分类后事业单位的定义更加准确,管理更加规范,运营更加科学,职能更加清楚,根据不同单位法律地位、履行职责等的不同,也要实行不同的人事管理模式。西藏事业单位汇聚了全区各类人才,对人才兴藏战略至关重要。西藏事业单位目前的选人用人机制主要呈现行政化明显,身份管理,队伍活力欠缺和退出机制不完善、人员上升空间受限,留人难等特点。到2020年,西藏所有事业单位将全面完成人事制度改革,全部实行岗位管理。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逐步去行政化,这将打破行政管理干部一经任命基本定终身,专业技术干部一经评聘基本定终身,工勤人员终身只能为工人的现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管理体制,使其转变为按所聘岗位进行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人事管理制度。然而,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聘?怎么聘?取消行政级别的管理岗位聘任资格如何认定?三类岗位的评、考资格和聘用如何衔接?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和稳中求进原则下实现各岗位选人用人机制、事业单位人员进出机制的平稳过渡?本文首先分析了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要求,以及西藏公益类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概况,其次通过对区外和西藏公益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基于岗位管理视角下西藏事业单位选人用人面临的问题,最后充分结合西藏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梳理对策建议,提出了岗位管理视角下完善西藏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的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