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o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的创作生涯可划分为早期(1950-1961)、中期(1962-1974)、后期(1979-2007)三个阶段,与此相应,莱辛笔下的非洲形象也在这三个阶段中发生了三次改变:第一阶段,以1950年出版的《野草在歌唱》为代表,莱辛前期作品中塑造的非洲形象集中体现在这部小说中。这时的非洲是一个在殖民统治下孕育着反抗力量的非洲。第二阶段,以1962年出版的《金色笔记》为代表,莱辛中期作品塑造的非洲形象集中体现在这部小说的《黑色笔记》部分中。这一阶段呈现出的是一个进入民族解放斗争后混乱的非洲形象。第三阶段,以1992年出版的《非洲的笑声——四访津巴布韦》为代表,这部作品中塑造的非洲国家津巴布韦是莱辛后期作品中非洲形象的集中体现。第三阶段中非洲大陆已取得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莱辛笔下勾勒出的是一个独立后的非洲大陆的形象。莱辛笔下非洲形象发生的改变与作家在三个阶段中对非洲所持的观察视角的不同有紧密联系,而观察视角的改变则体现出莱辛对非立场的变化、其内在政治思想的演变和作家对西方理性思维传统的怀疑与反思。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回顾和分析了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作品中非洲形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以《野草在歌唱》为例具体分析了莱辛早期作品中非洲形象的特点,莱辛的人道主义思想、以极端反抗力量推翻殖民统治的主张、呼吁民族解放的政治理念是其塑造非洲形象的依据。第三章以《金色笔记》中的《黑色笔记》为例描绘出莱辛中期作品中的非洲形象,此时的莱辛发现无论是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还是苏联的共产主义信仰都不能拯救混乱的非洲的现实。第四章以《非洲的笑声——四访津巴布韦》为例分析了莱辛后期作品中非洲形象的特征,在这部作品中作家放下了对以自我的意愿改变非洲大陆的执着,反映出莱辛力图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客观呈现非洲面貌的写作意图。最后一章回溯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概括了莱辛三个创作阶段中不同的非洲形象的特征,并探讨了其笔下非洲形象发生转变的原因。
其他文献
“大数据”是对海量信息、充盈资料的一种描述,今天“大数据”之于人们就像十多年前的互联网一样,是一个新颖并且重要的概念,各国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学术界对其关注度不断
自学界围绕旅游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论战以来,通识和职业教育的平衡日益成为旅游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Tribe提出的PPE(philosophic practitioner education)旅游人才培
为了实现对水下高速运动目标的精确可靠定位,本文根据水声定位的发展趋势,以高帧率长基线/超短基线组合系统为测量平台,结合水声定位系统的实际工作环境,重点研究了多子阵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中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师不在少数。因此,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实现由传统教材观向新教材观的转变,并将其内化为教师的基本素质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三农”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争相进入农村金融
建筑教学多媒体化是建筑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建筑教学的特点,着重探讨了多媒体在建筑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以运用的原则和措施.
当今世界气候变化,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如何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成为首先加以考虑的问题。作为耗能企业,能源成本已经占到企业总成本相当大的比重,如何降低能耗费用,开源节流,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大约35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提高职业技能,排解职业压力,争取职业尊严,培养职业素养,于是,高薪成了追逐的目标,跳槽成了追逐的手段。然而,当你累了、倦
期刊
档案的行政管理工作从布局和程序上影响着档案事业,决定着档案事业发展的状况和方向。本文从档案法研究的角度,为档案的行政管理工作提供建议。
<正>资产证券化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相继出现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信用卡证券化等。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先后发布的FAS77、技术公报85-2、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