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柱撞击动态响应及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简称CFST)是将混凝土浇灌在钢管内部组成的新型结构构件,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不仅仅互补了彼此的缺点,而且又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各自的优越性能。除此之外,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良好,施工方便,抗震性能优越,经济效果明显等特点,使得钢管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越来越重要。虽然钢管混凝土结构获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在服役期间还有诸多问题,钢管混凝土和其他工程材料一样,在役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受到意外冲击作用,如飓风等自然灾害对建筑的破坏,船撞事故,爆炸对建筑结构的冲击,汽车对结构的碰撞等。随着钢管混凝土的应用日益广泛,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安全设计十分必要。钢管混凝土构件在横向冲击下的力学性能研究已趋于成熟,然而对于冲击后构件剩余承载力的研究以及整体损伤评估方法亟待完善。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钢管混凝土柱在侧向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试件受冲击作用后的残余承载力和冲击受损后的损伤程度评估等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对钢管混凝土柱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受弯状态的圆钢管混凝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公式和抗弯强度,并计算试件完好状态下的极限承载力理论值;提出钢管混凝土柱损伤的评估方法,并以一种基于结构柱竖向残余承载力的破坏准则对试件的损伤程度进行分析,确定试件受损伤的评估方法。(2)运用落锤试验机对4根两端为固定约束条件的圆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侧向冲击实验。通过改变落锤冲击高度,实现试件经历弹性、弹塑性、塑性三种变形阶段并且采集落锤的冲击力时程曲线,钢管表面的应变时程曲线和试件跨中冲击位置的位移等实验数据。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证明了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塑性和抗冲击能力。(3)通过LS-DYNA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实体模型,与落锤冲击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的及数据分析的吻合程度。通过对锤头冲击力时程、跨中位置的变形及试件的破坏形式等方面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LS-DYNA有限元模拟软件可以很好地模拟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的动力学性能。(4)对1根完好试件和4根损伤程度不同的钢管混凝土柱进行竖向轴压实验,将竖向轴压实验所测的各个试件的极限残余承载力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可行性,对试件受冲击荷载作用后的承载力损失进行分析,并对全部试件受冲击后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
其他文献
微卫星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SR),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大量存在,具有变异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等特征,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遗传作图、基因定位、种质鉴定、
生物质催化重整制取高品位生物油是当前生物质能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微孔分子筛ZSM-5具备优秀的芳烃选择性,但其孔径过小易积碳失活;介孔分子筛MCM-41和SBA-15具有良好的孔道条件,但酸性少强导致其反应活性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脱氧能力强,但是对芳烃没有选择性。本文制备了两种介孔-微孔复合分子筛HZSM-5/SBA-15和HZSM-5/MCM-41,以竹木为生物质原料,通过Py-GC/MS试验和
微流体领域的研究主要针对微观尺寸下复杂流体的控制、操作和检测技术展开,对生物、化学、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是未来流体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宏微观耦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2月发布文件《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中提到,现阶段要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本文简称全咨),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造价、监理、招标代理等企业采取并购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开展全咨,以培育一批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先进综合企业。该文件的发布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开展全咨的热潮。此后住建
背景破骨细胞是负责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在维持骨代谢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破骨细胞分化增加及其骨吸收功能增强,易引发骨质疏松。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 oxidation pro
籽粒是小麦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充分了解其发育关键时期分子机制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为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AABB)与簇毛麦(Haynaldia v
学位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实体瘤的生长离不开错综复杂的血管网络,血管生成为肿瘤提供营养、运输氧气和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有毒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瘤(AAA)患者行标准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EVAR)后引发消化系统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AAA患者行EVAR术后发生消化系统症状的风险,指导临床治疗。
为了解五种不同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热解液理化特性和抑菌效果的不同及为热解液在绿色农产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稻壳、稻草、大豆秸秆、玉米芯儿和玉米秸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