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化进程不可避免,教育交流日益广泛,教育政策制定不再仅仅是国家内部的事情。在世界教育发展中,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国际组织中的典型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大,其教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世界教育的趋势,教育政策及理念更是被世界各国和众多国际组织接受和传播。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帮助,使我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教育活动当中。本文以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作为切入点,对教科文组织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从历史维度,将教科文组织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各时期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分别为:创建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重视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以国际理解与和平为目标,消除国家、民族和种族间的误解、隔阂,反对战争;探索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以发展和合作为目标,关注各级各类教育,重视教育权利,开拓更广的工作领域,着眼于长远;困难与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注重教育的全球导向,呼吁教育权利及教育平等,推动终身教育的发展;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开展全球教育活动,注重教育的全球治理,重视人类共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教科文组织所关注的重点政策以及教育活动有所不同,其价值取向有一定的侧重、变化和延续。此外,教科文组织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为:为和平而教、深刻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性别平等”与“非洲优先”。教科文组织还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开展了关于性别平等的教育行动,以实际行动将其理想转化为现实。同时,其价值取向也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稳定的组织架构、层级鲜明的教育部门以及注重结果的管理。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教科文组织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借鉴,还有利于我们了解、参与和走向国际组织。尤其是通过教科文组织这一平台,可以推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更好地分享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提供新知识、新理念和新视野,为人类教育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