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抑或市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n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完成生产和生活方式从农村转向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的过程。二十世纪80 年代始,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由此揭开了迅速发展的序幕。与这个历史性进程相伴生,在中国国土上发生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浩大的人口迁移,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迁徙。经过二十多年的延续累积,进入城市的农民已形成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农民工”。农民工作为一个整体已不可能再回到农村去,而是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成为城市中的一个群体,这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逆转的过程,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它同时还是农民工实现自身角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农民工现代化的过程。那么,如何帮助农民工完成城市经济、社会、心理等层面的适应,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完全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必须解决的问题。因而,对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这一问题加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南宁市为个案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适应进行研究。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在导论中,笔者对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及学术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说明,并对本文中所涉及的关键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还对本文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框架进行了说明。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南宁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现状的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的调研情况描述。在对南宁市调查结果进行描述的过程中,还选取了其它城市的农民工城市适应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即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目前还停留在经济适应层面,要完成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适应道路尚远。第二部分:结合南宁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现状的调查结果和其它城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具有滞后性、渐变性、长期性、兼容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流动经历和城市体验是农民工获得现代性、促进城市适应过程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农民工与城市油水不溶的关系将会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其他文献
由于盾构法施工与浅埋矿山法相比,具有速度快、质量好、安全环保、对地面干扰较小等优点,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通过对吊装孔预埋件抗拔试验方法的初步探索,提出简单实
优良师德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书育人”,但“教书育人”目前并未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行为,还处于一种势单力薄的境地,工作难度还相当大。要大力开展优良师德教育,努力营造良
通过对幼儿园园长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得知,现阶段见习活动存在诸多问题,突出体现在见习时间安排不够、见习与教学相脱节、缺乏有效的过程性指导、缺乏科学的见习效果评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是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比较分析和多元视角的结合,不仅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自我创造力与思维力,使他们获得更
乌拉盖河是内蒙古高原最大的一条内流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向西流经乌珠穆沁草原中部。水资源充沛而稳定。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3亿立方米,P=50%保证率年径流量为0.88亿立方米。根据本
<正>在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公共危机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大,造成的危害性明显增加,公共危机管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艰巨使命。自从抗击SARS取得全面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要求对其建设期投资成本进行严格有效控制。本文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单位投资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及原则 ,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等五个方面简述了高速公路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中央决定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相继启动实施了片区扶贫攻坚规划。本文在分
重庆地区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村金融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出发,分析重庆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及其相关设计不当会对公路交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路基路面设计相当重要。结合实例,介绍了路基及其路面排水的目的及其一般原则,对公路排水、防护及其路面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