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本病的危险因素和死亡因素,以期在临床治疗中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材料与方法:收集2005年12月到2012年3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资料完整的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症状和频数分析统计,进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进行中医辨证,并从中医的病理因素、状态评分、死亡率等方面分析其证候演变及预后因素。结果:1.23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症状及频数分析结果:42.86%例患者上肢浮肿,纳差,咯白痰,神疲乏力,苔白腻,脉滑,胸闷,便溏。40.48%例出现咳嗽,气短,上肢浮肿,纳差,胸前瘀斑,神疲乏力、舌暗,手足心热,痰中带血,头痛,声音嘶哑,便干,咽痛,盗汗。16.67%例出现上肢浮肿,纳差,胸前瘀斑,胸痛,神疲乏力,脉细。2.辨证结果:痰浊阻肺证占42.86%,肺阴虚损证者占40.48%,气虚血瘀证病例占16.67%。3.兼证分析结果:2例肺阴亏虚患者出现神昏、谵语、面红耳赤、咳痰黄稠的症状,4例肺阴亏虚患者出现腰膝酸痛,双下肢浮肿表现,4例痰浊阻肺证患者出现胸部刺痛,咳血,舌有点刺象表现。1例气虚血瘀患者出现胸闷,头昏,恶心,咯痰量多征象。对上述表现进行进一步辨证分析,辨证结果为,此四种证型分别为:肺阴亏虚兼痰火扰心;肺阴亏虚兼肾气虚;痰浊阻肺兼血瘀;气虚血瘀兼痰湿。4.死亡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死亡患者共9例,其中出现兼证的8例,未出现兼证的死亡患者1例;从末次入院时ZPS评分分析,ZPS<3者4例,ZPS≥3者5例。经统计学分析出现兼证的患者死亡率较高(P<0.05),SVCS患者的死亡率与ZPS评分无关(P>0.05)。结论:1. SVCS患者辨证可分为痰浊阻肺证,肺阴虚损证,气虚血瘀证三种证型。2.随着原发肿瘤的发展,往往会出现新的病理因素而导致兼证的出现。3.出现兼证时往往提示着病情加重,临床上应加以注意。4.本病属于肿瘤急性的并发症,病情发展迅猛,状态较好的患者也可因病情突然发展而死亡,故临床上不能因患者状态评分较好而放松监测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