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上皮-间质转化现象(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调节基因Nodal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Nodal与肝细胞癌中基质型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VM)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2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20例癌旁组织、95例肝细胞癌组织中Nodal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Nodal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2)取癌组织标本连续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M在95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将其表达变化与Nodal表达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二者是否具备相关性。(3)取癌组织标本连续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检测E-cadherin、VE-caherin在95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与Nodal、VM表达间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肝细胞癌组织中,EMT调节基因Nodal表达的阳性率约为62.1%,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肝细胞癌中Nodal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侵犯、肿瘤大小、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等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3)肝细胞癌组织中存在基质型VM表达,阳性率约为20.0%,且Nodal与VM表达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4)正常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率在90%以上,VE-cadherin仅少量表达或者不表达,但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其表达率分别可调节至50.5%、40.0%左右。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表达的调节与Nodal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1)EMT调节基因Nodal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对临床上诊断肝细胞癌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2)Nodal可能会通过下调了E-cadherin的表达以及上调了VE-cadherin表达的途径促进肝细胞癌中VM的表达,最终促进肿瘤恶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