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介绍了在医学影像诊断上使用的造影剂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多模式造影剂的研究。单一的影像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上会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中经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成像技术。医学造影剂能够提高医学成像的对比度,对于确诊各类重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寻求一种能同时应用于多种影像诊断技术的造影剂是当前临床医学与影像诊断学的发展趋势。本论文以发展一种新型的双模式造影剂为出发点,设计制备了具有US和CT双模式造影功能的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多晶X射线衍射仪、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医用US、CT成像系统对材料的造影效果进行了检测。其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1.利用双乳液-溶剂蒸发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PLA微泡,研究了过程参数对微泡尺寸及分布的影响。从中选取了粒径和分布都符合超声造影剂的微泡,采用CTAB对微泡表面进行修饰,使PLA微泡和可用作CT造影剂的Au NPs以静电作用组装,制备了PLA@Au的复合结构材料,并对这种结构的复合材料的造影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PLA@Au的复合结构材料同时具有US和CT的造影功能。2.利用谷胱甘肽和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不同尺寸的水溶性金纳米粒子,并研究了Au NPs尺寸的大小对CT响应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尺寸越小的金纳米粒子的CT响应值越高。以CT响应值最高的水溶性Au NPs溶胶作为内水相,通过双乳液-溶剂蒸发法将Au NPs包裹在PLA微泡里面,研究了过程参数对微泡尺寸及包封率的影响,并对这种结构的复合材料的造影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包裹了Au NPs的PLA微泡也同时具有US和CT的造影功能。本论文设计的两种复合结构的材料均具有US和CT造影效果,这表明基于PLA微泡和Au NPs的复合结构材料将来在双模式造影剂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