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平凉市中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以及学生对生物学教学的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水平较高,但兴趣水平随年级的上升而下降。 2、学生学习的动机非常明确,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当前中学生生物学学习的主要动机。 3、学生生物学学习意志水平不高,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的干扰,意志的坚持性受学习兴趣的影响很大,相对而言受学习成绩的影响较小,学习中畏难现象严重。 4、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对学习的各个环节不得要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物学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主要表现为: (1)、预习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对新课只是简单的浏览,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2)、复习过程缺乏独立思考,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老师的讲解。 (3)、学生对实验表现消极。 (4)、记笔记的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和选择性。 (5)、上课注意力分散,不求甚解的情况较为严重,听课的效果堪忧。 5、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过于传统,直观教具使用不够,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课外活动贫乏,学生实验开出率很低。 6、学生渴望学法指导和交流,了解实用生物技术和当地生物资源的愿望很强烈,生物学课外读物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状,提出如下教育教学建议: 1、正确认识生物学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和地位,加强生物学课堂教学 2、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保持和提升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水平 3、高度重视学生良好的生物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4、积极探索和开发生物学校本课程,实现和生物课外教学活动的整合 5、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6、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教师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