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硅太阳能电池增效,制备了微米级和纳米级转光体。分别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微米级的YAB:Cr3+,Yb3+/Nd3+光转换荧光体,以及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纳米Y3AIsOi2基质纳米材料,并引入Ce3+、Yb3+制备了Y3AlsOi:Ce3+,Yb3+纳米转光粉,同时和Si02纳米球一起制备了既具备转光又具备增透的纳米复合功能薄膜。本文制备的微米级转光材料相对传统转光体性能有质的提升,而制备纳米转光体的条件相对现有技术反应条件更温和,制得的纳米材料更均匀。在本文第二章中我们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宽带吸收近红外发射的YAl3(B03)4:Cr3+,Yb3+微米转光粉,该材料具备350nm-750nm的超宽带吸收,可将该范围内的太阳光吸收转化为983nm左右强的近红外光,可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增效。本文利用XRD精修数据拟合证明了Cr3+离子取代Al3+格位,且从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的四个方面论述了Cr3+对Yb3+能量传递的作用。之后我们通过引入Gd3+> Bi3+、La3+三种离子进一步敏化了YAl3(B03)4:Cr3+,Yb3+近红外发射强度,且发现引入离子的半径大于Y3+时,与Y3+离子半径越相近,敏化效果越好,而小于Y3+半径的离子则无敏化作用。最后我们通过引入Nd3+来丰富YAl+3(B03)4:Cr3,Yb3+近红外发射光谱,拓宽了其发射带的半峰宽。与传统得而光转换材料相比,不仅吸收带更宽,且近红外发射更强。不管从提高近红外发射强度还是拓宽近红外发射宽度,均使得转光粉YAl33(B03)4:Cr+,Yb3+更加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增效,应用于商业硅太阳能电池后可将电流密度提高14.3%,实际应用将大大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本文第三章中我们主要制备了两种Si02/Y3Al5012:Ce3+,Yb3+纳米复合功能薄膜。在本章节中,首先我们分别采用乙二胺与乙醇以及乙二胺与聚乙二醇200为溶剂,在220。C和2SCTC下制备了Y3AIS012纳米基质材料,乙二胺与乙醇所制备的纳米材料粒径80nm左右,乙二胺与聚乙二醇所制备的纳米材料粒径40nm左右,两种溶剂体系各有利弊。我们还尝试了其他溶剂体系制备Y3AI5012纳米材料。同时还对Y3AI5012纳米材料成相条件以及形貌调控做了一系列的讨论;最后我们引入Ce3+、Yb3+制备了Y3AI501+2:Ce3,Yb3+纳米转光粉,采用旋涂法制得了Si02/Y3A丨5012:Ce3+,Yb3+纳米复合功能薄膜,方法一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制备了一层Y33+3AI50i:Ce+,Yb3+膜和一层Si02膜’方法二采用Si02包裹Y3AlsOi:Ce,Yb3+制备了单层的Si02/Y3AMDi2纳米复合功能薄膜,两种方法均可将透过率提高近4%,同时将紫外及蓝光转换为近红外光。用于硅太阳能电池封装玻璃表面可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