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情感类节目的真、善、美探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2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情感类节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在电视荧幕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情感类节目以其清新的节目形式和明确的节目理念,深入人的情感世界,探寻人的情感发展,关注人的情感健康,成为了电视台争夺受众的一大法宝。然而,经历了数年的发展,这类节目的数量日趋饱和,质量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目前我国很多电视情感类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逐渐背离了原本的制作原则,出现了诸如选择猎奇、低俗的选题,不雅的画面和语言不加修饰赤裸裸地展现给观众,刻意煽情,节目制作过程中对道德底线的把握不够清醒等问题。情感节目的最初的创作初衷和现实播出发生了极大的矛盾,从本应给人美的体验,传播真善美到如今一味追求收视率陷入传播低俗得困境,而受到观众的质疑。   通过本人对情感类节目将近两年的亲身实践与调查研究发现,造成该类型节目走向衰退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多数情感类节目缺乏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节目制作者也同样缺乏一定的美学理想,而一味地追求收视率和节目录制效率。本文认为,电视情感类节目作为传播活动的一个具体环节,自然应该把追求真、善、美纳入到自己的审美追求里来,这对于提高节目品质,增加节目的传播效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前电视情感类节目所遇到的困境,同样可以通过追求真、善、美的审美实践来找到答案,只有在追求真善美的审美标准下,经过不断探索和自我完善,才能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和喜爱。   因此,本论文将从美学的角度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及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新闻美学、电视美学、传播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电视情感类节目在制作以及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电视情感类节目所应该具备的最根本的美学追求——真、善、美进行具体的阐述,力图梳理情感类节目的美学内涵。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为个案,通过对自然灾害中可能面临的信息难以畅通、难以共享以及信息发布和舆论动员等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自然灾害中信息管理与舆论动员机制的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当今网络用户对于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专业化、接近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网站的类型日趋多元化。垂直网站填补了全国性网站覆盖面广但在频道专业性上力
油画《十五朵向日葵》是他一幅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画家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块黏土。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作品
媒介事件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现象,是经过事件当事人和媒介预先组织和提前策划,通过媒介整合各种资源和报道手段,全方位聚焦、全程跟踪,对具有新闻价值的重大事件进行的“直播”报道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残酷厮杀与鏖战,是一场智商智力与毅力的对决。而接下来的阅卷场上则是一场考生不在现场的后续较量,不过这次较量部分地竟是在笔尖下面的点划及其组合搭
为提升装载机动力舱内部换热性能,针对国内某5 t级轮式装载机,建立其动力舱三维物理模型,应用CFD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其铲土工况下动力舱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寻找影响动力舱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科学化,科学传播在人们周围构造了一个科学技术知识环境,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生活。科学传播的发展是紧密跟随着媒介的发展而前行。传统科学普及
期刊
塑钢门窗以其外表美观、强度高、抗老化、密封性能好、无需维护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若型材选用不当、制作安装不规范、配件质量差等,则影响塑钢门窗的美观和正常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