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语语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if非真实条件句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if非真实条件句进行了研究,但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一些学者从语法角度研究if非真实条件句,一些学者从哲学角度对if非真实条件句进行解读,还有些学者对if非真实句的研究主要是从语用角度和认知角度展开的。本文将用非范畴化理论来解读由连词if引导的英语非真实条件句,因为由if引导的英语非真实条件句在英语非真实条件句中最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由if引导的三种英语非真实条件句:(A)"If+主语+过去时+...,主语+情态动词+动词原形+...",(B)"If+主语+过去完成时+...,主语+情态动词+现在完成时+..."和(C)"If+主语+过去完成时+...,主语+情态动词+动词原形+...".通过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在(A)类非真实条件句中,条件句中的过去时不再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状态的改变,而表示在真实世界中没有实际发生的假设的动作。在(B)类非真实条件句中,过去完成时也不表示事件或者动作的完成,现在完成时也没有表示动作的完成,两者实际表示的都是没有发生的动作。(B)类非真实条件句中的过去完成时和现在完成时表示一个假设的非真实条件和相应的非真实结果。在(C)类非真实条件句中,过去完成时和动词原形也表示非真实的假设条件和相应的非真实结果。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对假设条件和相应结果的否定。在if非真实条件句中,过去时、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时和动词原形失去了其原来的范畴特征,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新的特征。if非真实条件句中的过去时、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时和动词原形并不表示事件的发生,而表示虚拟的状态。if非真实条件句的非范畴化实现路径是心里虚拟。非真实条件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对假设条件和相应结果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