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自美国作家詹·夏普兰所著的《我的卡森·麦卡勒斯自传》前12章节。该书以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通信往来及心理治疗记录为线索,对卡森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和创作意图进行深入分析,并打破传统传记的写作方式,将作者在当代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与卡森时代的周遭境遇进行对照,对美国性少数女性群体的曲折历史、现实生存空间进行回顾与叩问。同时,通过碎片化的章节架构、内心独白式写作手法及细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自美国作家詹·夏普兰所著的《我的卡森·麦卡勒斯自传》前12章节。该书以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通信往来及心理治疗记录为线索,对卡森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和创作意图进行深入分析,并打破传统传记的写作方式,将作者在当代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与卡森时代的周遭境遇进行对照,对美国性少数女性群体的曲折历史、现实生存空间进行回顾与叩问。同时,通过碎片化的章节架构、内心独白式写作手法及细腻真挚的语言风格,该著另辟蹊径,打破了传统传记文学的写作方式,以意识流式手法为人物传记研究与描写提供了新启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对翻译进行了哲学层面的研究,强调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作为西方阐释学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乔治·斯坦纳追溯了西方语言研究史,结合现代阐释思想建构了崭新的翻译思想理论。斯坦纳指出,语言具有时变性及多样性,译者应该阐释并传递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语境。斯坦纳提出了翻译的动态运作机制,阐述了翻译的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补偿。通过遵循这一动态翻译路径,译者对源文本进行渐进式挖掘分析,将原文本内涵传递至译文中,从而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平衡。然而,如何运用该四步骤阐释运作理论指导译者对译本进行整体性分析处理,尚待探究。此外,该报告源文本文化内涵丰富,兼具文学性及批评性。鉴于此,笔者选取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实践指导。本报告以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为基础,以具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支撑,对源文本中的若干翻译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译前,译者首先通过查证和评估,相信源文本具备文学价值、影响力和可译性。其次,译者反复研读译本,查阅卡森相关平行文本及美国女性平权运动历史及现状,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政治历史背景及语言表达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言内外语境对文本的进行侵入,并根据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进行吸收转换。在此过程中,译者采用了释义法、语序调整法、增译减译法、转译法及注释法等多种翻译技巧实现译文内容及形式的侵入吸收。最终,为恢复平衡,译者对译本进行补偿,从而使译本逻辑清晰、指代明确、风格贴切,流畅通顺。通过翻译过程的摸索和翻译案例的分析,译者认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对文学类作品的翻译实践具有可行性,对提升译者翻译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普及和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也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线上教学的步伐,推进了计算机信息化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至今,疫情防控尚未结束,在此背景下,民办院校基础会计教学应如何应对?本文以民办院校基础会计为例,结合2020年疫情期间网上教学经验,提出了民办院校疫情大数据时代,做好基础会计教学应从利用大数据资源建立会计教学资源、重视学生处理会计数据能
本文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分析了财会类扩招生源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类培养、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等应对策略,并给出了新形势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一种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成都市第七中学以"全球视野.中国脊梁"为育人目标,着力推进初中班团队一体化。学校初中以共青团、少先队等特有的组织形式,通过开展党团队知识衔接教育、团队仪式教育和综合社会实践等板块的教育活动,实现对广大共青团员、少先队员进行政治启蒙和思想引领。具体做法有:以团前教育课程为载体,做好党团队衔接和组织意识教育;以少先队仪式教育为载体,营造隆重的仪式氛围,增强初中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以"乐在七中
<正>2016年10月14日,苏州市的"丝绸小镇"——震泽镇成为中国首批127个特色小镇之一。我国自古著名丝市之一自古有俚语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然而,苏杭中间有个吴江,震泽镇便是吴江市的西大门,与浙江南浔接壤,古有"吴头越尾"之称。这里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再加上水陆方便、农业发达,生态环境特别适合养蚕。唐宋时期,震泽就形成了蚕丝贸易集市;明清鼎盛时期,震泽出口生丝的量已占了全国十五分之一。近代
杨立青不仅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中国作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的集大成者,对其和声技法与理论的研究对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百年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多声技法并探索与中国音乐风格融合,到“补课”式的学习西方现代技法,再到抛弃技法的束缚、“自由”追求创作个性3个阶段。杨立青音乐创作的3个时期从追求“民族风格”到追求“现代技法”再到“以乐为本”,成为百年中国音
随着2019年出版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推广工作在全国的逐步开展,大家对其内容编写的讨论也逐渐增多。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作为历史教师教授历史知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一种载体,有着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功能。然而,课文辅助系统作为教科书的子系统却总是被忽视。为了增强教师和学生们对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关注度,提高对课文辅助系统的利用效率,相关研究者应为此做出努力,而提供系统有效的运用策
本文基于艺术学的立场与视域,对《二十四史》中“艺术家”的界限进行划分,说明该研究的历史脉络与线索,从中分析此项研究应运用的方法路径,并阐释该研究的目的与价值——即通过思想分析、历史背景考据、分类研究法、艺术形式特征分析等方式,对各朝代艺术家的历史成就与生活境遇进行整理与研究,从而追溯中国艺术学发展之源,提升艺术学的理论高度,丰富中国艺术学的内涵。
<正>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是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教科书,到2019年的下半年,我国全部地区的初中全年级统一使用。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引入课文辅助系统,对正文系统进行丰富和完善,以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目前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主要包括导入部分、扩展部分和提高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因此,对每一部分实施有针对性的运用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特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