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量子点是一类特殊的碳量子点,大小一般在10 nm以下,厚度在2-3 nm左右(为单层或者几层石墨烯)。其合成方法主要有电化学、酸氧化法、水热法、微波法等。石墨烯量子点有着稳定且可调控的荧光特性,相比有机荧光染料具有更好的荧光稳定性。与Ⅱ-Ⅵ族量子点相比,石墨烯量子点易于表面修饰改性,同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未来可以在生物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由于石墨烯量子点独特的物化性质,使得其在光电催化、光电器件、生物分子探针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本文研究了白光石墨烯量子点,以及石墨烯量子点和金纳米簇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研究了白光石墨烯量子点在白光二极管(WLEDs)中的应用,并对石墨烯量子点和金纳米簇的产活性氧性能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出有白色荧光发射的石墨烯量子点,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表征。2.白光石墨烯量子点作为荧光粉掺杂在发光层、通过溶液加工法构建了二极管。制备的二极管具有明显的白光发射特性,在11-14 V的工作电压下照明度为200 cd m-2,外置效率为0.2%,性能高于过去报道的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和碳点的白光二极管。白光二极管作为荧光粉为提高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白光二极管的性能开辟了新途径。3.由于石墨烯量子点表面具有含氧功能基团且具备特殊的光电特性,将其作为稳定剂和还原剂,用UV照射还原法,并通过对于氯金酸(HAuCl4)量的控制,合成了石墨烯量子点和金纳米簇的复合材料。同时比较了石墨烯量子点和石墨烯量子点/金纳米簇复合材料在白光照射下的产活性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