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醛固酮可增加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内皮相关的血管舒张作用,并加速慢性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进展。由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单独应用醛固酮受体(MR)拮抗剂,或者合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类药物,可以延缓心血管疾病或者肾脏疾病的继续恶化。但是醛固酮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具体机制仍有待研究。本试验主要探讨醛固酮对血管内皮细胞ACE2/Ang(1-7)/Mas受体轴的影响,以及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1.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对照组(DMEM/F12培养基)、醛固酮组(10-8、10-7、10-6mol/L醛固酮进行干预)和醛固酮+拮抗剂组(10-7mol/L醛固酮和10-6mol/L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共同干预)。 2.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ACE2蛋白和Mas受体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ngII,Ang(1-7)的水平。 3. 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活性;流式细胞术FITC-Annexin V/PI荧光染色检测HUVECs的凋亡。 结果: 1.不同浓度醛固酮干预HUVECs24h后,ACE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10-7mol/L醛固酮干预HUVEC,随时间延长,ACE2蛋白和Mas受体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呈时间依赖性,该作用可被醛固酮拮抗剂所抑制。 2.随醛固酮干预时间延长,细胞上清液中 AngII水平增加,而Ang(1-7)水平降低(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干预后,AngII水平降低,而Ang(1-7)水平增加(p<0.01)。 3.醛固酮组细胞凋亡率及 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可明显阻断这一效应。 结论:醛固酮可抑制ACE2/Ang(1-7)/Mas受体轴,而醛固酮拮抗剂可能通过此轴改善醛固酮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