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土地基的处理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目前较常采用的方法是排水固结法和水泥土搅拌法。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当遇到较厚且渗透系数较低的软土层时,上述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原因在于这两种方法在处理深度上都有相应的限制条件。因而提出采用较长的排水板和短的粉喷桩处理较厚的软土层,并对由此形成的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下的固结、沉降变形和荷载传递特性展开研究。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时其合理设置深度的研究。利用等效竖向渗透系数,将排水板处理地基转化为双层地基,并利用双层地基固结度的解,求取排水板处理地基的平均固结度;采用上述方法对处治深度不同的地基计算固结度,得到: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时,有一个合理的设置深度,当超过该深度时,对加快地基固结的帮助并不明显,并对排水板合理设置深度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kve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时有效桩长的研究。基于土工有限元理论,借助于有限元程序对粉喷桩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下的沉降进行数值模拟,从沉降变形方面确定粉喷桩的有效桩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在进行平均固结度计算时,分两步简化的方法将其化为双层地基,并对照双层地基固结度的解,导出复合地基平均固结度的解;复合地基固结度的理论解与数值计算的解进行了分析比较,两者基本一致;利用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固结度的理论解,计算不同工况下复合地基的固结度,以分析粉喷桩的桩体模量、桩间距、桩长和排水板的实际通水量对复合地基固结过程和孔隙水压力消散过程的影响。借助于有限元程序,采用平面应变轴对称分析的方法,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建模。分析该复合地基在柔性荷载的作用下,荷载传递的规律和沉降变形的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作了一定的对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