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模式,更带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诸多变化,人作为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和个体价值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都不断提高,人的独立个性和能力的发展空间前所未有扩大,公民意识日益普及和张扬,原有的管理型政府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应对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当前政府职能改革的现状和未来需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明确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服务型政府承担服务行政职能,要求行政人员的一切行政行为选择都以实现其行政职能的服务价值为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政府机关的行政人员必须要摒弃传统的管理者思维,要具有服务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进而做好行政管理工作,为社会和全体公民服务,这些特质都取决于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的塑造和对行政行为指引作用。结合中国特色,张康之等学者将独立人格类型视为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行政人格的理想形态。发挥独立行政人格重要现实作用的前提是使行政人员塑造出独立行政人格。在国内外各流派的学术研究和探讨中,各种途径手段对独立行政人格塑造的作用方式、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而作者关注到隐现在这些研究探讨中的外部环境与内化世界的连接点之一——“组织公平感”,也即外部环境作用于内化世界,催生独立行政人格形成的一种影响发生方式。公共管理组织(政府)作为一个承担社会治理职能的庞大组织,当行政人员在组织中感受到公平,会否对组织和组织目标更加认同,加强组织承诺,工作更积极主动、更有动力独立承担任务?当行政人员在组织中感受到不公平,会否出现要求获得更多回报、或者付出更少努力、或者消极怠工、或者发泄怨气、或者制造矛盾、甚至离职等负面情绪和行为选择?由于政府承担的社会治理职能,这种作用最终将辐射公共领域,甚至全社会。所以政府组织中的公平、行政人员的组织公平感具有积极社会意义。作者借鉴心理学领域实例研究中提出的组织公平感对员工工作行为产生影响方式的理论,通过对广州地区A部门行政人员和人事部门的访谈,对行政人员在行政组织中的组织公平感与行政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发现较高组织公平感对行政人员的行为选择及行为导向的积极作用影响方式与独立行政人格的现实特征相一致,认为通过提高组织公平感来促进独立行政人格的塑造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并试图提出提高组织公平感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