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请示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件请示制度产生于特定的司法困境之中,在建国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调整社会关系主要靠领导者的决策和党的政策,法律的调整仅具辅助作用,加之当时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案件请示制度遂在法院系统盛行开来,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隐形的审判方式和工作惯例。不可否认,案件请示制度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审判实务解决许多困境和难题,时至今日,对审判实务都还有部分实用价值。案件请示制度作为一种程序异化的审判潜规则,其本身存在一定弊端,因而受到理论界诸多批判,引起众多争议。理论界口诛笔伐,主要针对案件请示制度的弊端,认为案件请示制度违背审判制度和审判原则,且于法无据,应当予以废除;实务界回避了案件请示制度的弊端,认为案件请示制度功不可没,如保证办案质量、对抗法外干扰、弥补法律漏洞、统一法律适用等功能,应当保留。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案件请示制度的存废问题争议多年,至今仍未能形成一个合理的评判标准。究其原因在于,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主观地阐述案件请示制度,很少有人结合实际情况来客观分析,造成“公婆”阐述都有理的情况。其实,我们都明白,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或多或少都存在些弊端,我们应当正确看待事物的弊端,而不是攻击或忽视它,从而片面地否认事物存在的本质。案件请示制度也是如此,与其说围绕其弊端争论不休,还不如将争论焦点转移到如何克服其弊端上去,多探讨一些案件请示制度的改革途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败的过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改变案件请示制度的现实困境,才是当务之急。笔者在法院实习期间,与本院的法官以及其他从事法律的职业工作者都有过交流,针对案件请示制度进行过探讨,并结合理论与实践,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案件请示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历史演进。本文一开始就将案件请示制度的研究范围限定为法院系统的案件请示,使研究范围更具针对性,随后对案件请示制度的历史演进,进行阶段性分析,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第二部分对案件请示制度的效应进行分析。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探讨,说明案件请示制度也具有两面性,世间无完整的事物存在,应当正视其弊端,克服其缺陷,为后文改革部分的阐述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阐述了案件请示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现实困境。该部分主要阐述法院针对案件请示制度的滥用及其弊端问题,有关机关虽然出台许多规范性文件来加以约束和改变,但现实困境充满复杂性,导致实践当中案件请示的范围不具体、形式不规范、期限不明确、审查不严格和请示的动因不纯正等问题存在,而存在问题原因具有多方面,其中主要包括认识不到位、法律及制度规定不健全、执行不严谨和管理不科学等原因。第四部分论述了案件请示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通过对案件请示制度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案件请示制度发展至今,其弊端已经暴露,不宜完全保留,但当下废除的时机还不够成熟,也不必及时废除,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的改革力度和改革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必要,而且可行。第五部分提出了改革案件请示制度的具体举措。结合前文对案件请示制度的全面分析,最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严格限制案件请示的适用范围、规范案件请示的适用程序、提高法官的素质、摒弃法院管理的行政化、加强案例指导、扩大报请上级法院审理的适用范围、优化案件考评制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泵活性变化与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第4
许多福柯的研究者都承认 :谈论福柯并不难 ,难的是理解他。他的传记作者米勒甚至沮丧地说 ,“你自以为掌握了他 ,他却在背后嘲笑你的肤浅和无知”① 。但这并没有阻碍人们对
康德有句名言:“有两种伟大事物,我们越是经常思考它,心中就越是充满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科学家1920年就得出结论:地球是太
<正> 永宁县位于青铜峡灌区的中南部,是我区的粮、油基地之一。我们在1964年协助该县规划稳产高产农田时,曾对该县稳产高产农田的土壤条件及其改良措施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现
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新疆多元文化作为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本身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意蕴,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包容性、交融性、扬弃性和凝聚力四个方面,是高校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