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血液科大肠埃希菌阳性的各类培养标本的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资料,并通过回顾性分析该42例次血液病患者感染ECO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及临床资料,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8种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进行卡方分析及其可能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血液病患者大肠埃希菌检出率27.39%,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47.62%,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2.血液病患者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0.00%,其中敏感率高达80%以上的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多粘菌素。3.血液病患者产ESBLs菌株较非产ESBLs菌株对头孢类抗菌素、青霉素类、氨曲南、四环素抗菌耐药性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血液病患者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于NE≥1.5×10~9/l预后好,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液病患者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在住院天数、性别、年龄、近1月有无化疗、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史、血液病类型等8个危险因素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血液病患者大肠埃希菌检出率27.39%,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47.62%,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100%。2.血液病患者产ESBLs菌株较非产ESBLs菌株对头孢类抗菌素、青霉素类、氨曲南、四环素抗菌耐药性有显著性差异。3.血液病患者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在住院天数、性别、年龄、近1月有无化疗、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史、血液病类型等8个相关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