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止。但是,我国现在仍处于腐败现象的多发期和高发期,大案、要案时有发生,反腐败形势仍十分严峻。中国最大的新闻网——新华网进行的调查表明,反腐败在关心话题排行榜上名列第一。腐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顽疾,其存在对于国家、社会的危害已不容小觑。基于对腐败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已成当务之急。有鉴于腐败现象巨大的危害性和反腐败的紧迫性,本文以腐败问题为研究对象,对滋生腐败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以期达到有效治理腐败的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首先通过对一个实例的分析引出腐败治理途径的初步设想,即通过制度设计堵住每一个可能的缺口,并确保制度能够发现任何一个试图腐败或已经腐败的人。其次,对腐败的定义进行详细的描述,指出腐败现象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强调腐败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再次,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腐败现象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笔者认为腐败猖獗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是各方面的制度缺陷不断制造和滋生腐败。因此,要想治理腐败就要对现行制度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加以改革和完善。接着在介绍制度的含义和功能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依据制度分析的理论,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制度分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从制度制定机制、制度执行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腐败滋生的制度根源进行分析,探索现行制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在文章的最后,针对导致腐败产生的制度缺失,本文从降低腐败动机、消除产生腐败的机会结构和加大腐败成本三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制度建设的具体对策,进而达到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