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熔蒸制备纳米结构和扫描探针显微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结构的制备和性质表征一直是纳米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工作,而各种扫描探针显微术的发展为纳米科技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推动了纳米科技的飞速进展。激光熔蒸技术作为一种有许多优点的的纳米结构制备技术,在科研和工业生产中日益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利用扫描探针显微术(主要是扫描隧道显微术和原子力显微术)来研究激光熔蒸法制备的纳米结构的表面形貌、电输运等性质。下面我们分五章来叙述我们的工作。 第一章 我们回顾了纳米结构的制备技术和扫描探针显微术的发展,并简单介绍了TiO2、TiSi2研究的进展情况,引出我们的研究目的。 第二章 简单介绍了超高真空系统和变温扫描隧道显微镜(VT STM)系统的建设,以及对变温STM系统作的一些主要的改进工作,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做好仪器方面的准备。 第三章 在Si(111)表面上沉积很薄的一层TiO2薄膜,以之为前驱,在850℃退火制备了C54结构的TiSi2纳米岛,利用STM原位研究了其表面形貌和电输运性质,利用XRD和XPS分别研究了纳米岛的结构和成分。讨论了C54-TiSi2的结构与衬底和温度的关系,我们认为Si(111)衬底的对称性以及比较高的退火温度对C54-TiSi2纳米岛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对不同大小的纳米岛的输运性质的研究,阐述了随着TiSi2纳米岛的长大,纳米岛与衬底Si之间的接触由整流接触向欧姆接触的转变。 第四章在Si(111)7×7和Si(100)2×1表面蒸发了约0.005ML的C60分子,然后用不同能量的波长为266nm的激光轰击样品表面,用STM探测激光作用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显示:能量比较小的激光就可以破坏C60/Si(100)2×1的表面,而C60/Si(111)7×7表面却稳定的多,直到激光能量加大到17.5mJ/pulse都没有完全破坏表面再构和上面吸附的C60分子。我们认为C60分子与不同的表面的
其他文献
"乡村社区警务"是公安"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治安防范基础薄弱、基层公安机关警力匮乏等因素成为制约农村地区社区警务工作瓶颈。对此,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以Ni、Al元素粉末为原料,采用反应烧结工艺制备多孔N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表征各烧结温度所对应的孔结构,研究NiAl烧结体的造孔机理。结果表明:在多孔N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
随着VLSI技术的进步和电路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基于平台的设计技术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传统的基于平台的SoC设计中,设计师首先要根据经验选择合适的平台,然后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利用Mawhin重合度拓展定理来研究一类具有任意有限时滞的四种群非Lotka—Voheraa互惠系统的周期正解的存在性.
等温凝固是指:高熔点元素和低熔点元素,在比低熔点元素的熔点略高的恒定温度下反应,形成固溶体或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其特点为所形成的固溶体或金属间化合物往往具有比反应温度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