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参与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榆林古城为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最早是西方国家为了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通过社区参与可以增加社区居民的经济收益、消除旅游的消极影响、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让居民通过发挥自身能力来管理和影响旅游开发。国外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广泛应用于旅游规划和开发中。国内开始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时间相对较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在逐渐深化。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家认定公布,现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9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旅游的龙头,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与名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等方面,关于社区参与名城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却少有人涉足。  本文以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榆林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以社区参与理论、利益主体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问题。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调查,发现榆林古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远远不能适应榆林旅游发展的进程。榆林社区参与旅游的类型和内容都比较单一,真正参与到古城旅游规划和开发中的居民非常少,当地政府和旅游开发部门也很少征求普通居民的意见,但是居民希望参与到旅游规划和开发中的愿望比较强烈。为了提高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能力和水平,榆林古城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将当地居民纳入进来。通过对榆林古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适合榆林古城的社区参与模式,以促进社区与旅游的同步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其编制是否合理关系到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了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即对
氧气是生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环境中氧气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植被的光合作用是氧气的唯一来源,而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是光合作用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小康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空间环境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功能层面,多数家庭会请专门的装修公司
去参加“非暴力沟通”工作坊,有一个环节是:老师收集了一些大家不喜欢听到的话。比如,当听到“你怎么这么胖”时,大家都会有哪些回应方式呢?  第一种是反击,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胖怎么啦,吃你家大米了?说我胖,我看你更胖!第二种是自责模式:唉,我就是很胖啊,没人喜欢我。  这两种反应被称为“豺狗的耳朵向外”和“豺狗的耳朵向内”,一个伤害别人,一个会伤害自己。而非暴力沟通提倡的是“长颈鹿的耳朵”,专注于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