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现代社会两种劳动模式及其历史趋势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_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思想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更是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轴心,表现为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状况认知和评价的主体,而且,人的自由与解放是社会发展状况认知的依据与评价的标准。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人的劳动关系最能体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对人的认知度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前景希冀。然而,对整个人类发展前景希冀其实就是对人类解放问题的思索探究。以劳动关系为纽带谈人类发展前景,可以这么说,人类的解放就是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无产阶级的解放从根本上看,则表现为劳动的解放。所谓劳动的解放,就是劳动的普遍化,即全体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劳动者,从而消灭了劳动者与剥削者的阶级对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却是,劳动的主体即劳动者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社会状态之中。因而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必须以劳动的解放为中心。马克思从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相关密切的两种劳动模式——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出发,对无产阶级解放乃至个性解放的生存境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论证。   笔者认为异化劳动既包括“个人成为别人的奴隶”的劳动形式,也包括“个人成为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的劳动形式,因此,异化劳动无论从产生、发展、消亡来看,异化劳动都应长久于雇佣劳动劳动,而雇佣劳动只属于前者这一形式,即“个人成为别人的奴隶的劳动形式”,是异化劳动极端化的一个方面。以此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显然两种劳动都具有,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具有异化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雇佣劳动是其社会必然产物,而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特殊国情也决定了雇佣劳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存在,且本质上有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形式。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质资料还不够丰富,这种劳动形式还不能够马上消除,也必然决定了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劳资关系,这是现代社会的必然形态。现代社会独特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现象,那么就会有人在劳动过程中得不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情形,这就需要我们深思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奴役人、剥削人的现象。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要逐步地扬弃消除,这需要未来社会达到高度发展状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状况,要扬弃雇佣劳动和异化劳动劳动,共产主义社会是其必然所向!在未来社会人必将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自主地实现自我。
其他文献
<正>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和多方努力,为推动全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凝聚力量、广泛团结和组织全国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工作者、提升教育教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水平,服务于全国高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是华夏儿女遵行的人伦理念和治家格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至关重要。两千多年来,孝道对中国家庭和社
“正义是公民的最高美德,是文明社会追求的价值。”①千百年来,“公平正义”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吸引了无数思想家和哲学家研究探讨。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