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糖尿病组(db/db小鼠)和正常对照组(db/m小鼠)子宫内膜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寻找可能的联系肥胖、2型糖尿病及子宫内膜癌的纽带分子。进一步,对筛选出的差异蛋白LDHB,了解其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再进行细胞水平的功能研究。方法:采用二维蛋白电泳及蛋白质谱检测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小鼠子宫内膜的蛋白质差异表达普,并应用western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选择的三个蛋白进行了鉴定。应用HE染色方法,比较糖尿病小鼠与非糖尿病小鼠子宫内膜的厚度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了解LDHB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瞬时转染shRNA质粒的方法,干扰ishikawa中LDHB的表达,检测其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糖尿病小鼠与非糖尿病小鼠子宫内膜差异蛋白质谱中发现了58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30个,下调28个,很多蛋白与线粒体功能相关。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三个蛋白:LDHB、 CLIC-1和Calbindin鉴定确定三者都在糖尿病小鼠中的表达高于非糖尿病小鼠。然而,奇怪的是,糖尿病小鼠子宫内膜的厚度较对应月份非糖尿病小鼠的子宫内膜厚度薄很多,可能是不孕的因素之一。进一步,我们发现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DHB的表达相对缺失,基质中几乎无LDHB的表达,LDHB的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03)。在细胞水平,干扰LDHB的表达,增加ishikawa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P<0.05)。结论:糖尿病小鼠子宫内膜可能伴随线粒体功能异常。LDHB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相对缺失,干扰ishikawa细胞中LDHB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与LDHB的降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