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大鼠表现出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与人类2型糖尿病的特征基本一致,胰腺病理表现为胰岛结构的萎缩和破坏,细胞数目减少。进一步实验观察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KATP通道表达的改变,探讨那格列奈和丹参素对岛β细胞KATP通道表达的干预作用,及药物对糖尿病大鼠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等治疗作用和作用机制。我们发现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糖耐量异常,FBG明显升高(p<0.05),血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p<0.05);那格列奈和丹参素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异常(p<0.05),那格列奈治疗效果更明显。胰腺病理显示:模型组胰腺导管和腺泡结构明显破坏,部分区域明显坏死,血管扩张充血;炎细胞浸润明显,以淋巴细胞为主,炎细胞周围可见空晕;胰岛结构破坏,α、β细胞不同程度的减少。部分组织可见纤维组织增生。西药治疗组可见破坏的胰岛结构部分修复,α、β细胞数量比模型组增多,中药治疗组则可见到炎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减少,胰腺纤维化表现减轻。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Kir6.2和SUR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那格列奈对于二者的表达表现了一定的上调作用,丹参素对于β细胞KATP通道的表达几乎没有影响,这与与免疫荧光观察到的结果基本一致。RT-(巢式)-PCR检测Kir6.2和SUR1 mRNA结果显示,模型组二者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那格列奈对二者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上调作用,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丹参素对两种亚基mRNA表达的改善几乎没有作用。研究表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表现出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含量异常,外分泌腺体广泛退化,内分泌腺体损伤,胰岛β细胞KATP通道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西药那格列奈和中药丹参素能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对这些异常有所改善。中西医结合治疗将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