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医疗诊断、药物分析和基因分析等生物分析检测领域快速发展,大量待检测物需被检查,如何对同一种样品中不同待测物进行同时检测成为当前生物检测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基于编码微球检测的悬浮检测恰可以实现对上述待测物的高通量和高灵敏的检测,但如何制备编码精确且编码信息种类丰富的编码微球却为悬浮检测技术发展的瓶颈。而微流控技术在制备形貌可控和多功能性微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并将所得微球用于悬浮检测。本文中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流动聚焦型微流控装置,由喷嘴区域和蛇形区域两部分组成,只需将微球原材料和量子点相混合作为分散相即可被连续相在喷嘴区域剪切成微乳滴,蛇形区域用于固化微乳滴成为微球。首先使用海藻酸钠作为微球原材料,为了避免生成的海藻酸钠微乳滴发生变形,实验中采用纳米尺寸的CaCO3作为交联剂,实现了量子点编码海藻酸钠微球在线固化,保证了微球的单分散性。结果表明微球平均尺寸为46μm,变异系数CV=2.7%。同时保留了好的光学性能并具有精确的编码信息,发现量子点均匀分布在微球内部,没有发生明显的光谱重叠现象。制备了17种编码信息,并通过简单的免疫反应证明了所制备微球在悬浮检测中的适用性。为了进一步获得尺寸分布范围更广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编码微球。在接下来的实验中,采用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作为微球原材料,在蛇形区域中使用紫外光源照射PEGDA微乳滴使其发生光聚合反应而固化。通过控制两相的流速,微球尺寸分布在7μm~120μm之间,微球单分散性好且有很好的球形结构,尤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CV低于5%。使用mPEG-SH修饰油性量子点使变为亲水性,将不同波长和不同浓度的量子点与PEGDA溶液混合作为分散相,得到7种编码微球,这些微球保持了好的荧光性能,未发现明显的光淬灭现象,实现了精确编码。此外利用多巴胺修饰微球,使微球表面功能化而可以容易联接探针分子。最后,通过“三明治”免疫反应检测兔IgG证实了所得编码微球的适用性。